可是贞德公主这次也没想对,多亏她没想到,诸葛丞相与姬翰林谈的是姬翰林的往事。
如果被贞德公主听去了必做文章,够诸葛丞相喝一壶的。
如今的贞德公主再也不是当初的贞德公主。
好在贞德公主私下认为姬翰林是为他家女儿讨公道的。
贞德公主不打扰就没有人敢作乱,诸葛丞相与姬翰林的谈话就没有人打扰了。
在皇帝下令彻查姬家村的时候,姬翰林已是皇榜中状元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姬家村出现的福花家的邻居小男孩就是姬翰林。
姬翰林与福梅,福花俩姐妹可是青梅竹马之友。
皇帝让查姬家村作为臣子的姬翰林什么也没做,而且整天担心东窗事发。
虽然他与福花,福梅是邻居,但是也有男婚女嫁之事,这一直是姬翰林担心的。
妻子一直不让进京城,一个人苦行僧似的熬日子,也是怕妻子来了这事就暴露了。
女人一来,家来了,交往就多了,妻子不知道说的太多,会不会言多必失。
这一瞒就是二十余载,好在当时皇帝家派人彻查。
并没有查别的,只是查有没有这个人,就把福花一家带到了皇宫。
福梅,福花与姬翰林自小一起长大的,皇帝家没问,福梅,福花自是也不说,哪个想节外生枝呢?
姬翰林自小于福花,福梅很要好,两家住的很近。
姬翰林人长的俊又有才学,福梅,福花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嫁姬翰林这样子的后生。
待姬翰林如自己的儿子,想着以后姬翰林就是他们的养老儿子。
姬翰林还很仁义,看着就欢喜,姬翰林还聪明机智,很得俩口子的喜爱。
福花,福梅也没有姬翰林在卓老头夫妇俩那里的待遇。
真是卓家的好东西都先紧着姬翰林吃,姬翰林自是把卓老头当父亲一样来敬重。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两家的孩子都大起来。
姬翰林一直在镇子林家书馆读书,是镇上学习一等一的学生。
林老头把他当眼珠子看,不光不收学费,而且好吃好喝的供着。
林老头说姬翰林是他们这里要出来的大人物,其码考个状元没问题。
他们书馆出个状元就是荣耀,镇上的人一开始都不信。
后来姬翰林书读的太好了,镇里有太守来视察。
当然镇上的学堂是抓面子的地方,姬翰林露脸了,而且才学了不得。
连太守都称赞说:“状元之才,以后前途无量。”
姬翰林一笔好字更是受镇子里的人喜爱。
整个镇子过年门对,福字都是出自姬翰林的手 。
姬翰林写这些分文不取,免费书写,从年前二十四一直写到年三十。
因为字清秀有筋骨,十里八乡都来拿对联福字,回去就是荣耀,家家以贴姬翰林写的对子·福字为荣。
只要买来纸张,姬翰林有求必应 ,姬翰林的本领自是惠济家人。
卓老头也受不少恩惠,卓老头知道姬翰林本是以后要进京城做大官的人。
他就想到福花的姻缘可能就是姬翰林,因为姬翰林出生的时候也有祥瑞之气,所以卓老头是满意这个女婿的。
可是福梅他们不想她远嫁,远嫁怕她受气。
卓老头就拖人算卦,一开始算卦的说:“福花的姻缘是皇后娘娘的命,福梅的姻缘也是皇后娘娘的命。”
卓老头觉得人胡扯八道,有祥瑞之气的只有福花一人,福梅怎么会是皇后,也没给人钱,直接把人撵走了。
福花却中意邻家小哥哥,与姬翰林形影不离。
福梅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她每每嫌弃姬翰林,常说不中听的话给姬翰林听,自是嫌弃姬翰林多些。
福梅知道他爹找人给她们算命,自是知道自己也是富贵命,姬翰林就是他同乡,家里什么光景她自然知道。
卓老头让姬翰林娶两个,姬翰林当然不愿意,一来二去两家就生分起来。
姬翰林在林家书馆读书,林老头有一女儿,长的花容月貌,举止大方,是个才女。
她每天在林家的书馆读书,帮着做一些事情,一来二去与姬翰林就情投意和起来。
林老头当然乐看其成,卓老头不愿意了,姬翰林呢也不愿意娶两个。
小师妹识大体,有才学,虽然不如福花,但是比福梅好太多。
福花再好也不识字,姬翰林当然选择小师妹,卓老头来闹,都被姬翰林父母给挡了回去。
姬翰林的父母疼儿子,当然帮着儿子,就给卓老头说:“让家中的二儿子娶福梅,福花,他愿意。”
卓老头又不愿意了。福梅更不愿意,还上门骂姬翰林父母。
姬翰林一生气,一家人都搬到镇子上居住,从此再没有回村。
姬翰林结婚,卓老头因为福花的劝说:“摒弃前嫌,也是上门随了礼的。”
福花一去镇上卖秀品总是去姬翰林家坐坐。
姬翰林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福花妹妹善良可爱,姬翰林自是待她很好。
一开始姬翰林怕妻子知道怪怨,总是匆匆与福花见一面,问问她有什么困难,能帮就帮。
这事被林老头家的婢女知道了,告诉林老头的女儿 ,也就是姬翰林的老婆林月娥。
林月娥不愿意了,以为姬翰林这么快就有新欢,心里有气,同时又相信姬翰林的为人,半信半疑。
她当时还大着肚子,为了抓住人证物证,她让婢女在外面守着,一有动静就来报她。
结果姬翰林与福花被逮个正着,姬翰林默不作声。
福花自是觉得两人光明磊落,没啥好怕的。
就把她与姬翰林是邻居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林月娥看福花做事,说话不是一般女人可比的,心里很尊敬福花的做派,当然把福花请到家中。
姬翰林才长出了口气,心里感激妻子,私下想自己没看错人,对妻子更好了。
从此后福花就是姬翰林家的坐上客,所以福花说她是玥滢,玥心的姑姑,那是真心真意。
林月娥很会办事,家中多的东西总是给福花带回去。
福花当然不要,林月娥总能让她拿着,还让她不要去卖绣品,放她家学堂门口就行了。
福花的相貌太出彩,怕她招人稀罕会有不好的遭遇。
福花当然乐得不出去卖绣品,而且这样子省了卖绣品的时间,就会多绣一些出来。
林月娥都会嘱咐婢女一定都给卖完,福花绣工了得,又有固定的地方卖,生意自是好起来。
每每都没有绣品卖,自己一个人绣不了那么多。
卓老头让福梅学,福梅总是推三推四,就是绣出来比福花绣的也差远了,姬翰林两口子自是待福花很好。
林老头家比较富裕,福花从镇上回来,总是带不少嫂子给准备的东西。
福花就是少卖绣品也要给姬翰林家的孩子做衣服,鞋子,福花手工好,林月娥稀罕的不得了。
姬翰林对妻子赞美有加,毕竟姬翰林还是对福花与她父母很亲的。
福梅总是很鄙夷姬翰林,姬翰林就当不知道。
姬翰林上京赶考,福花还去送行,姬翰林高中头名状元,跨马游街。
皇帝要嫁公主,姬翰林婉拒了,很实诚把家中有妻有女有子告诉了皇帝,皇帝才作罢。
诸葛丞相才娶的贞德公主,姬翰林一直在翰林院没出来。
皇帝让人彻查姬家村,姬翰林知道他没说自己是姬家村人,认识福花,福梅姐妹俩。
当姬翰林知道皇上因祥瑞之气的原因,姬翰林小时候就知道是福花妹妹。
可是姬翰林选择没说出来,所以谁都不知道这事。
卓老头夫妇在京城,姬翰林去看过,卓老头夫妇说:“多亏他们没让闺女嫁姬翰林。
农村老人说话就是不着调,对姬翰林还是稀罕的很,那么长时间没见还是想的很,这一见亲的不得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