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这一章,我们开始接触PET的核心理念之一:问题归属原则。
写一写你的行为窗口,什么行为是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接纳的,什么行为你的接纳线是变动的。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接受,但孩子看ipad超过规定时间不能接受。
2 回想生活中的小例子,哪件事儿,孩子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在问题区,哪件事儿,你和孩子都在问题区。
当自己因为其他事情有压力或者情绪时,对孩子的接纳度降低
这一章,接触了PET的核心理念之一:问题归属原则。这里的问题,不是说谁做错了什么,谁出现问题,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就拥有问题,问题也就归属于他。
自己不需要去解决每个人的问题,是人不是神,人本主义原则。
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
1 “孩子拥有问题”,指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受到影响,和父母无关。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这个问题是孩子遇到的,属于孩子需要解决的事情。
2 “父母拥有问题”,指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行为结果影响到了父母的需求满足。比如孩子在客厅听音乐过于吵闹,影响了父母在房间里工作。
3 还有一种是“属于双方的问题”,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同时受到影响的情况。比如孩子早上起床太慢,导致上学过晚,也影响到了父母上班。
针对这三种情况,P.E.T.都有相应的沟通技巧,孩子的问题对应的是倾听技巧。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是“你似乎遇到困难了,需要我的帮助吗?” 但不提供协助的当式:通过积极倾听,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应父母的问题应用面质性技巧。 嘿,我遇到一个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而属于双方的问题对应的是第三法。
养成一个习惯,经常问自己:现在谁处在问题区?
沟通技巧和面质技巧的成功运用,可以扩大无问题区,使得双方无须面对任何问题,彼此都可以满足自己需求。
而在界定问题归属的时候,就要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各种行为,父母都是有接纳的部分,也有不接纳的部分。什么是行为:行为指的是你的孩子所做的和所说的,并不是你对那个行为的评价。比如,孩子把袜子丢在地板上,是一种行为。贴上标签说邋遢,这是对行为的评价。
对于同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同的父母,接纳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更善于接纳,有的人则相对苛刻。同一个父母,对于不同的孩子的接纳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很多人更容易接纳女孩子,而不是男孩子。同一个父母,也可能由于心情的影响,对孩子同一个行为有不同的接纳。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孩子,同一个行为,可能因为所在环境,身边人的变动,而接纳度不同。所以,对于一个行为是不是可以接纳,有三个不同的影响因素:父母、孩子、环境。
注意一个概念:虚假接纳。父母本身并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却不告诉孩子,假装接纳,从而,让孩子内心产生分裂,左右为难。爸爸和妈妈不必保持统一战线,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总结:父母做真实的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清楚的界定谁处在问题区,去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
父母学会界定问题的归属,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也不必背负孩子的问题,父母更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作为协助者,和孩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