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农村长大,记忆中家家基本都会养猪,喂的多是麦麸红薯之类的,虽然一年能吃到肉的时间寥寥无几。对于蔬菜也都是当季菜园里现摘的,田间地头也随意就可以摘一把野菜。
印象中九几年的农村,已经开始使用农药化肥了,可是自己家的菜园一般不会用,对于农药的感受,也仅存于农村谁谁家有人喝农药了,农药的品种也很单一,直到三舅在集镇上卖农药开始,对它的印象才开始加深,农药的种类曾多,而且虫子和病菌的抗药能力也变强了,有时要不同的几种农药调配才有用,可是当时的意识不强,对农药残留一点概念都没有,反倒觉得这些都很正常。
两千年后,在家的时候,帮家里种田,化肥的使用都不用说了,对于农药那更是严重,连对付杂草都有了除草剂,农田翻耕前喷撒农药,可以阻止一部分杂发芽,种子播种时拌农药,防止被虫子吃掉而影响出苗率,从小苗出来后直到成熟,对虫子和病毒也会喷撒农药,保证庄稼的成长。
对于化肥,耕地前撒一遍基底肥,庄稼长出后,会根据不同作物,施不同种类的肥料,用根部埋藏和雨天漫撒的方式去施肥。
对于种子,也是每年从外面卖,更多追求抗病虫害和高产,对于是否为转基因,人们压根没有意识。
这一切在农村开展成为常态,甚至自家的菜园也一样施肥撒药,菜种也是每年从外面买。到现在蔬菜水果的运输,也会加入药品,用来保鲜。
好在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更加注重,开始关注农药化肥的残留问题,关注种子是否转基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农人的行列,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和带动我们的食物变化,让我们有机会吃到食材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