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行】:留意自己的对话(也可以是内心戏哦),区分是观察还是评论?用摄像机还原记录这些“观察与评论。”
01 周四孩子语文周末卷没了,也不知道是拉在学校还是没发到,爸爸和他去学校教室找,没找到。跟老师说,请老师再给他一张,老师也答应了。结果周五孩子问老师要,老师说,卷子不是她发的,让孩子找课代表,孩子找课代表,课代表说没了。孩子也不敢再去找老师了。
听到孩子说完,我心里冒起了评论,这什么老师呀,一点也不负责任。真想直接发消息给老师,说一下情况。嘴上问孩子,怎么办?要不我发消息问老师?孩子说,不要问了,问完老师周一又要说我。我今天再去学校其他班级教室找找,或许有。一想,也对,于是今天跟着孩子一起去找,果然找到了。
感悟:我们很容易从自己角度思考问题,老师也没亲自解决这个问题,我升起了评判心。去教室找卷子,发现确实语文周末卷每周都有好多多余的,唯独没有这周的,老师一定也没想到这种情况吧。
提醒自己:当评判之心升起时,多问问自己,真得是这样吗?
【每日一行】留意您给予的时刻,是发自内心由衷的给予,还是有条件的给予?
给予时刻:短暂的休息
下午陪孩子篮球亲子运动,孩子累了饿了去吃麦当劳,我呢则是又累又困,孩子吃东西,我就手撑着头闭着眼睛休息,让孩子自己吃东西。那一刻我急需要休息,否则脾气就不好,没耐心了。于是,我就安心休息到孩子吃完。短暂的休息恢复了元气。
吃完回家路上,孩子问我,妈妈,你开心吗?我开心啊,你怎么会这么问?
我看你手托着头闭着眼睛,我以为你生气了,哦,那以为我生气,你心里怎么想的呢?我还以为自己做错什么引你生气的呢。原来你这样想呀,我只是困了,需要休息。
短暂的休息,也让我情绪平和,今天最最由衷的感谢,感谢自己选择休息,而不是强撑着。
【复盘】
01 留意周围的对话以及自我的对话,发现说观察的语言比较难,说评论的话就脱口而出。这是因为我们整体环境如此,要多用观察的语言,还需要刻意练习。
02 留意周围人的话,让我发现,我所见的世界就是我内在世界的反应。我只看,只听自己想听的。
03 每天给予伙伴用心的回应,回应的同时也在不断体验他人的人生,反思自己,也是实践非暴力沟通的一种方式,感觉带领加速了实践的步伐。感恩信任我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