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历史上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对“六亲”的释义,比较接近现在的就是汉代班固的“六亲”说:父、母、兄、弟、妻、子。
六亲不认,形容一个人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自己的亲人不照顾,泛指对谁都无情无义、不讲情面。
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都分不清,认不清,是最卑劣的。无疑,一个六亲不认的人是可恶的。“六亲缘浅”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与其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交情不深,缺乏深厚的亲情联系。在这种状态下,亲人之间可能不会给予彼此太多的帮助和支持,甚至可能存在一些矛盾和不和谐。在命理学中,这种说法还可能与个人的命运和运势有关,可能意味着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会感到无助或孤独。所以,一个六亲缘浅的人在世俗人的眼中是可怜的。
那么,六亲缘浅之人到底是有福之人还是无福之人?
六亲缘薄是修行人,这是佛学中常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
亲缘薄是指修行人在修行中要弱化他们与六亲的关系,脱离对人际关系的依恋。
在佛教中有“亲情障”、“爱情障”、“名利障”等种种障碍,若不能破除这些障碍,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
六亲缘浅,本不是无福之人,而是他们修的最后一世了,而是来了结一切因果,路过人间,功德圆满就回去了。一切轮回,皆是缘分,也是因果。
肉眼看世界:全是名利。
天眼看世界:无尽轮回。
法眼看世界:皆是因果。
慧眼看世界:尽是心幻。
佛眼看世界:都是慈悲。
六亲缘浅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人生活,而且大多数都晚婚甚至不婚,还有的直接出家当僧道。他的空间里不能让其他人参与进来,短期可以,但长期肯定不行。
所以大多数六亲缘浅的都是一个人住,他们不怕孤独,反而享受孤独,他们怕的是去处理人际关系,去与其他人周旋等等。
第二个特点不是太显著,但大多数这类人也都有,就是很冷漠,甚至连父母都觉得他冷漠,他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的事,不会把其他人放在心上。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这一点和自私还不太一样,自私是只有涉及到利益时才会只考虑自己,但六亲浅薄的人甚至可能都不会去与兄弟姐妹争夺财产,他们内心会觉得自己在家里的位置也不是很重要,与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所以给其他兄弟姐妹也正常,但别打扰到我就行了。
而且面对别人寻求帮助时,自私的人可能会用各种理由拒绝,但他们却不会,能帮的反而去帮助别人,只是他们不会主动的关心别人的事,你不找我,我不会主动找你的。
第三个特点就是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可能之前找过家里帮忙,但没有解决成功,这类人只要有一两次向朋友或者家人寻求帮助且没有成功时,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找你帮忙了,他们不想依靠任何人,他们内心深处坚信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第四个特点是他们太内耗了,因为经常一个人呆着,所以老爱胡思乱想,思维跳转很快,这类人有智慧,是智慧不是聪明,所以他们很容易的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时也有厌倦感,因为他们觉得大部分事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干脆就也不出屋了或者少出屋,这点和社恐还不一样,社恐是害怕与人交流,而他们只是单纯觉得与人交流没什么意义。
而对于六亲缘浅的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走出人生困境。第一,尝试去外地发展。四柱中的六亲也代表出生地,六亲缘浅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出生地是不旺你的,特别是财运方面,发展的机会比较少,做事业也会阻碍大于顺利。
与其在熟悉的环境中放大自己的缺点,不如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二,把精力多放在事业上。六亲缘浅的人其实不适合把过多的人生精力还有期待放在家庭关系、婚姻感情上,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短板,非常难修。人生匆匆,稍纵即逝,不如去专心做事业,把对家庭、婚姻的执着与顽固用在做一件事业上,反而能帮助取得很好的成就,从而获得别人更多的包容与爱护,这样一来,人生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第三,利用情感养育去弥补心中的缺口。六亲缘浅的人成长环境本就不顺,父母不爱,家庭不健全,长期在负面情绪中长大……生活已经够难的了,就不要再自己为难自己。多向内求多关注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不要怕别人说你自私。可以试着去挖掘自己内心缺失的部分,然后慢慢去治愈,哪怕是养只小猫小狗都好,或者多跟爱自己的人相处,感受被爱和被需要的感觉,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