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小说,再看电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019年,藏族万玛才旦凭借短篇小说《气球》摘得著名杂志《花城》的文学奖。
随后,万玛才旦亲自将《气球》搬上大荧幕上,于2020年底播出。
万玛才旦的小说像一面镜子,用精炼的语言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展示出来,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信仰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电影《气球》小心翼翼地将藏族人民最禁忌的“性”暴露出来,对少数民族的“性观念”进行了反思。
“气球”比喻成“安全套”:隐藏着少数民族的性尴尬和性放纵
在传统文化中,“性”一直都是保守、禁锢和压抑的存在。
即使在今天,思想进步的人都会谈“性”色变,而在相对落后的青藏高原上,“性”几乎就是不能言说的秘密。
谁说“性”谁就尴尬,谁听“性”谁就尴尬。
电影的名字“气球”其实就是比喻安全套,一个隐晦的表达就已经揭露了藏族人民对“性”的羞耻。
整部电影需要从2个小孩说起。
在电影的开头,在辽阔的草原上,一个老人,一群羊,到处都是朦朦胧胧的画面。
镜头拉远,这才看到在空中飘扬的2个形状奇怪的“气球”。朦胧的画面正是透过“气球”拍摄的。
导演在电影的开头就营造出朦胧感,其实是为了衬托出藏民对“性”的朦胧,人民无法清晰地表达“性”和爱的关联。
2个贪玩的小孩,偷走了达杰和卓嘎藏在房子里的唯二的安全套。2个小孩用口对着安全套,卖力地吹气,把安全套撑大如“气球”。
2个无知的小孩各自牵着“气球”在草原上走着。
达杰发现2个安全套消失后,骑着摩托车出去寻找,看到2个儿子牵着充满气的安全套,又愤怒又害羞。
达杰训斥了2个儿子之后,不由分说地戳破了2个安全套。2个小孩仿佛受到了委屈,愣在那里擦眼泪。
正在放羊的达杰父亲训斥达杰不应该戳破小孩子们的气球。
达杰解释这不是气球,不是小孩子玩的东西,却被老人反问这是什么东西。
达杰不知如何与老人解释,只好害羞地承认这就是气球。
这段场景就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性放纵和性尴尬的矛盾心理。
“安全套”在电影中意味着性的放纵,谁家藏有“安全套”就说明谁家的人有性生活,因此人人都对“安全套”讳莫如深。
“气球”在这里体现的是性的尴尬,不敢直呼“安全套”,却说“气球”,生怕被人知道自己的性生活。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写道:“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而电影中的达杰就在性放纵和性尴尬之间摇摆。
“转世轮回说”信仰对女性生育的压迫
达杰和卓嘎一方面使用安全套进行性欲的放纵,不想因性而再诞生新生命,但一方面又深受“转世轮回说”的困扰。
达杰的父亲在放羊过程中,不幸坠崖身亡。
与此同时,卓嘎意外怀孕了——“气球”破,安全套失效了。
达杰和卓嘎已经生了3个儿子,2人都没有了生育的欲望。
而达杰强烈的性欲望,将电影推向了深层次的现实——既要满足性欲望,又不想要孩子。
达杰原本也不想要这个孩子,但是他父亲刚刚过世,这个新生命就准备诞生了,逝去的老人和新生命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且达杰从一位僧人那里得知,父亲很喜欢自己的家庭,将会再次投胎到这个家庭中。
毫无疑问,卓嘎肚子里的生命,就是达杰父亲的下一世。
卓嘎也知道,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公公的转世投胎。
但理性告诉她,家里已经有3个孩子了,如果再生下一个孩子,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就更加苦不堪言。
《蒙田随笔》里有一句经典的话:世间万事万物,总存在太多彼此矛盾的方面和各不相同的形式。
要还是不要,成为了一道困扰卓嘎的选择题:要,家庭负担加重;不要,这可是亲人的转世。
对于达杰来说,不管卓嘎愿不愿意,这个孩子必须安全地诞生。
丈夫的坚决,没有消除卓嘎内心的犹豫。
每一个人都拥有信仰自由,但是必须认清现实。
传统信仰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充斥着卓嘎内心,左右着她最终的决定。在信仰和现实的矛盾中,人还是现实一点更好。
缺乏信仰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信仰主义是没有生命的。“转世轮回说”对现实中女性的压迫最终也会引发藏族妇女对其的反抗。
“气球”的破灭,代表着女性“生育自由”的觉醒
小说和电影中,万玛才旦多次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羊,将羊和生育联系起来。
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达杰去借来一只强壮的种牛回来与母牛交配。
达杰打算卖掉一只2年没有生育的母羊,一旁的卓嘎却认为这只母牛很乖而舍不得卖掉。达杰的回答很直接,这只羊不生小羊,养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藏族的女性似乎与母羊一样,嫁给别人就是需要生育,否则就没有嫁人的意义。
藏族女性在家中没有多大的话语权,丈夫就是家里的主宰。卓嘎说的话,常常被达杰忽略。
很多事,男性说了才算数。就比如卖羊,尽管卓嘎不想卖,但最后的决定权依旧落在达杰的手中。
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的笼罩下,女性独立的意识也开始生出萌芽。
卓嘎在儿子偷走2个安全套之后,就到过医院要做结扎手术。
女医生既好奇又隐晦地问:“不是给你发了‘那个’吗?”卓嘎只好羞涩地告诉医生,套套已经用完了。
女医生听完感叹道:“你家那口子是种羊吗?发了那么多还不够?”
这简短的对话既道出了藏民妇女对性的尴尬,又体现了对男性强烈的性欲望的无奈。
而女医生则是卓嘎唯一一个能够敞开心扉与其聊“性”的朋友。
结扎手术尚未做成,卓嘎就已经怀孕了。
犹豫不决的卓嘎再次来到医院寻找女医生帮忙。
医生是一位具有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人,看到卓嘎为生育而苦恼后,就劝卓嘎不要沦为男人的生育工具。
在电影的开头,2个假气球--安全套破裂了,
而在电影的结尾,2个真正的红气球冉冉升起,
似乎说明卓嘎的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