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翻开你的微信看一下你关注了多少公众号?反正我有很多!
可是有很多文章都没有去阅读。每每看到一篇喜欢的文章,就去关注文章对应的公众号,仿佛觉得这个公众号一定很有用。于是我关注的公众号越来越多。而事实是我们根本没有去阅读。反而成为了负担。让我想起了少即是多。
首先,公众号关注多了,文章有多,微信占用的内存也开始增加!你没有阅读的文章会浪费你的手机内存。何不把这些内存用在其他对你有意义的地方。
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清除那些你不常看的公众号。我每次去取消关注的时候非常的纠结。有一次我打算取消关注“治愈系心理学”。首先我打开这个公众号,大概浏览了一下有多少文章没有看。嗯,很多。那删除吧。可是又一想这个公众号多我可能有用,因为这个公众号可能可以帮助我点什么。好,那就留着吧……于是还是留着了,但是还是没有看里面的文章。其实这样的公众号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还是留下来了…
后来有一次和Jack船长聊天,他告诉我他环球旅游之前取消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可是他现在依然可以找到他想学习的东西。我就在思考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也就是少即使多。少即是多由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 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 般注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虽然少即是多是针对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的。可是在我们的日常你生活中依然需要秉承少即使多。
比如你可以将衣柜里多于的衣服捐给山区孩子。可以把你书架上多余的书送给需要的朋友。或者取消关注你不常看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