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看上去,睡眠就和呼吸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累了就能睡着。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人饱受失眠之苦,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有睡眠问题,这其中是否有你呢?
睡眠的重要度不用赘述,但关于睡眠这件事,我们又是否足够了解呢?在《失眠疗愈》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关于睡眠的要素,打破了人们对睡眠的认知。一起来看看你是否也存在如下误区呢?
误区一:补觉或者午睡时间过长
想象一下,前一晚刚失眠过后第二天的精力一定是涣散无法集中,为保证下午的工作/学习效率大多数人会选择补觉以恢复精力,这是人们通常会选择采取的措施。但这么做其实未必是正确的,在书中作者提到“睡眠动力”这一概念:
睡眠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睡眠动力越大就越容易进入睡眠,睡眠动力不足就不容易入睡。睡眠动力主要与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以及适量运动两个因素相关。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越深。
从原文中可知,睡眠也有一定的间奏,当这个间奏被拉得越长时越容易入睡,如果间奏被打破反而不利于睡眠。早起倒逼早睡就是这个说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一定不能补午觉呢,答案也不尽然。适度的午觉是帮助恢复精力的手段,但一旦时间过长则打破了间奏间的平衡。回忆一下,在周末的下午你是否也经常睡的天昏地暗,不仅越睡越困还越睡越懵,到了晚上反而更睡不着?这种过度的补觉就是破坏了睡眠动力。因此,补觉可以但要适度。
误区二: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回忆一下,长时间无法入眠时你是否也会抱着手机刷剧看综艺,或者为了尽快入睡在睡前啃起了枯燥无聊的专业书籍?诸如此类在床上干着与睡眠无关的事也是睡眠的一大误区。
如何才能做到沾床就睡呢?这需要建立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并积累足够的睡眠动力。什么是条件反射呢?如果某个事物可以诱发出某种心理、生理反应,那么这个事物就和这种反应建立了条件反射。如果我们身体沾到床就出现困意,那么床和睡眠就建立了条件反射,就可以达到沾床就睡的效果。
如果你曾看过《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关于培养习惯时需要建立一个触发器就和上文中提到的理念是相通的。相信很多人都会习惯在睡前躺在床上干着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来酝酿情绪,但这让床失去了与睡眠的链接。因此,让床与睡眠建立链接,不在床上干与睡眠无关的事就很重要。如果你想要看书或者刷手机,可以离开床,当有倦意了再回到床上,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与床的默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下我有倦意,可是一上床后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话怎么办呢?如果从躺下开始已经过去20分钟了你依旧无法入睡,那么可以离开床,继续去做一些有利于加速睡眠的事情,如正念冥想等,但不建议再有剧烈的运动。
也许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正在饱受失眠的痛苦,但害怕失眠比失眠本身更可怕,所以愿你从心底坦然的、全然的接受它,也许这是从根本解决失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