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文集,我之前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由于间隔的时间较长,这本书的内容有些遗忘,但也反馈自己读书不够认真。今天跟着梁老师来学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梁老师从四方面来介绍这本书:一、他是谁?二、他的教育思想有何特色?三、本书主要内容;四、他为何离我们很近。再讲他是谁时,梁老师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经历向我们清晰地介绍他这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通过展示的教育小故事,细心的我们能够判断出苏霍姆林斯基的品质,他是一位有志向、有反思精神、有大爱的和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梁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书中的十个观点。它们分别是教育智慧、家庭教育、问题生教育、惩罚(批评)、奖励(表扬)、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爱情教育、死亡教育和书籍的力量。这些都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即把德、智、体、美、老教育和谐地结合起来。反观我们学校的情况依然是把育分放在第一位,育人基本都是放在第二位,我们虽然心里都清楚育人的重要性,但现在的教学压力从小学到初中是无处不在。迫于形势,我们的老师有时真的是在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不一样,他们多数都不愿在学习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和老师的逼迫,这样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根本找不到乐趣。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所以就让我们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考虑,发自内心的善待学生,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做到眼中有学生。比如,最近九年级部分学生需要外出看学校,这一届九年级因7、8年级管理较松,不能按学校要求来穿校服,导致他们到了九年级有些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所以穿校服这一习惯仍然没有改观。但外出看学校是必须穿校服,所以他们就只能借其他年级。九年级两名女生借我班的,其中一个学生因为听说借她校服的那个女生的一些个人习惯不太好,她本人是不想借,但迫于她的班主任让借,就没再坚持只能借给该女生。结果我课间一到班,她便向我诉说这个情况,语气里带有太多的无奈,并且表示不想要这个校服。我首先是赞同她,此时我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让学生感受到我非常重视这件事,也很重视她的情绪。接着,我说我和史老师联系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并说一下你的诉求。当史老师得知我学生的想法,她直接来找我,并且亲自跟这个女孩儿把事情说开,这里面更多是做我班这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我观察的情况,史老师毕竟了解事情,她的思想工作做的也不错,女孩儿跟我说老师我明天自己洗洗还继续穿。下午我在上延时,史老师亲自带她的两名学生给我班的学生送校服,并且让她们对我班这两名同学真诚的感谢。正是因为我们两位班主任都重视学生的情绪,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后续这个女孩的心情也从阴而转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成为教育能手,那么你就不要企图用某种断然的、闪电式的、异乎寻常的措施,一下子就把孩子心里结成的冰块融化开。真正的教育就在于,要用你多方面的才智让孩子心里的冰块逐渐融化,让孩子的心自己发出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