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云飞|来源:原创
一位久经商场的创业老司机,关注我,每天分享一点财富干货,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更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民以食为天嘛!最近中央文件就出来了。其中就包括三大重点,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三是重点推动乡村发展建设。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上期的文章。
今天我要讲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前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四大禁令也被一一解除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禁止农业设施建设被解除。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在此前就出台了关于农业用地设施建设的新政策。根据此项规定,未来农民群体想要再建设这些设施,只要合法合规是可以允许的。
其次,在针对农村观光旅游企业时,相关部门也在近几年明确了相关的制度和经营范围,以此来保障游客和农民群体的最大权益。
第二、禁止柴火的使用被解除。
为了保护农村人的生活环境,此前相关部门就限制了农民采用柴火烧饭的方式,转变为用天然气或者是用电器设备进行替代的方式。
但是我们要知道干柴是农村特殊的一项自然资源,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那真的白白浪费了。再说,如果农村少了袅袅烟火气息,那么还有农村淳朴的情怀吗?
最后在专家对柴火烧饭进行实验观测以后,已经证实了柴火烧饭对环境的危害并不大,还涉及不到环境污染的范畴。故而对于柴火烧饭的限制也就被放开了。光这一项就可以为农村人节省不少的电费和燃气费。
第三、禁止摩托车行驶被解除。
摩托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同时摩托车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很多城市在此前就已经推出了“禁摩令”的政策。
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农村很多人是买不起小汽车的,如果能够拥有一辆摩托车那是既经济又方便。如果真的禁止摩托车行驶,农村人既没有无处不在的公交,也没有随时可行的地铁,出行还真的有点不方便。
第四、禁止养殖的政策被解除。
但是养殖是农民除种植以外的第二大产业,如果失去养殖的话,那么农民的收入将会直接腰斩。如何让农民既能创造增收又能够不污染环境呢?
2022年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相关部门决定对禁养区的范围逐渐放开。同时在农村可以为养殖户们建造农场或者是牧场,把养殖场的管理方式与农用地的管理方式进行统一,确保了农民群体的实际用地权利。
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开启了放开限制的试点工作。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积极落实,农民的收入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我想说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环境、打造农村产业将是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让更多的农民在保护大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脱贫致富,共建和谐社会。
作者:李云飞,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大型食品连锁企业CEO,从事互联网及实体连锁行业16年,曾被搜狐网、网易财经、腾讯、凤凰网、中讯网、百度等知名媒体平台相续专题报道,擅长互联网营销,连锁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