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渐渐远去,留下来的最珍贵
《英国邮报》曾做过一项调查,得出一项结论——29岁时人的朋友最多。
29岁时,一个人的交友数量达到峰值,此后则逐渐减少。
想来也是如此,30岁以前,年轻爱热闹,喜欢群体活动,而且大多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小孩,过得自由自在。
30岁以后,随着结婚、生子、工作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责任越来越重,留给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有限,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结交朋友开始变得务实而谨慎,以前的朋友也渐行渐远。
到了35岁,知己已难觅。
对女人来说,结婚生子以后,虽然朋友圈越来越小,但剩下的真的越来越珍贵,闺蜜越来越重要。
等孩子长大后有了他们自己的人生,能够陪我们共渡晚年的,除了老公,还有的就是“确认过青春痘、妊娠纹和老年斑,还没有走散的闺蜜。”
网上有一组很火的闺蜜照,四位闺蜜从1975年开始,每年都会拍一张合影,在照片的见证下,她们从青年步入老年,而感情也越来越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们说:
“习惯你走路时闲话一箩筐,你偶尔沉默她就会知道你有心事;
习惯你嬉皮笑脸不正经,你一严肃她就会觉得你不正常……或许这就是闺蜜。
闺蜜就是闺蜜,是男人替代不了的一种姐妹情。”
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陪伴,叫做闺蜜,虽然不是恋人,心却紧紧相拥。
一位作者分享过她母亲的闺蜜故事,非常感人。她说她小时候,有一次母亲带着她转了好几次公交,走了几十里路,到达一个陌生的阿姨家里。
阿姨家破败发霉的样子,让幼小的她很是震惊,她不明白,母亲怎么会有这么穷的朋友。她按照母亲之前的嘱咐,偷偷将5千块钱藏在阿姨家的柜子里,不耐烦地听着母亲与那位阿姨没完没了地拉家常。
回去路上,她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母亲这才告诉她,这位阿姨以前跟她在一个工厂上班,住一个宿舍。母亲刚生完孩子的时候,没人照顾月子,是这位阿姨主动上门照顾的。
后来,随着工作调动,加上结婚生子,便渐渐断了联系。直到不久前,才在无意中才又联系上,母亲得知昔日的闺蜜处境非常糟糕,便想着过来看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母亲和她的闺蜜,虽然十年未见,但是再见面时,依然那么亲切熟悉,有说不完的话题。不管经历了什么,仍然能不离不弃,惦记对方,给对方送去最真诚的关心。
真正的闺蜜,三观一致
知乎上有人提问:“什么才是真正的闺蜜?”
答主@乔乔的回答,得到最高点赞,她说:
我知道她在那里,她知道我在这里,一回头都找得到对方;
我们都有各自的人生,但我们知道彼此的世界一直有对方身影;
不需要每天在微博上艾特来艾特去,也不需要动不动打电话寒暄,但又可以分分钟聊到嗨皮,落泪时永远肆无忌惮。
我们是彼此的底气,像家人一样真诚又永远不可动摇的存在。
多年以后,世事无常,仍能够彼此陪伴的闺蜜,一定是因为三观一致,因为相似,所以相遇、相守。
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不同的躯体里。不管人生经历过什么,闺蜜是女人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
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中,但有两个女人很独特,她们性格简单、率真,给人清新感,而且都热爱运动,热爱旅行,热爱挑战,相似的性格和人生追求,让她们成为娱乐圈少有的真闺蜜,她俩就是张钧甯和陈意涵。
从09年认识到现在,9年里,她们一起旅行,一起大笑,一起发光。虽然是不同的个体,却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陈意涵喜欢倒立,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倒立拍照,她喜欢跑步,跑过一个又一个马拉松。
张钧甯也跳跃,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跳跃的身影,她参加《跟着贝尔去探险》,挑战不可能,探索新世界。
在30岁那一年,她们相伴,做了五件之前不敢做的事情:绑辫子头、刺青、裸泳、跳海、亲吻陌生人。
大概,每个女人都有这样意趣相投的闺蜜,即便青春散场,天各一方,心里永远有她的一席之地。
宝姐的闺蜜婷婷,高中时因为聊《红楼梦》而相知,记得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谈论分析里面的人物,直到凌晨两三点依然意犹未尽。
高中毕业那年,她父亲去世,宝姐陪她度过了最难过的高三,她凭着惊人的坚强考进了武汉大学。后来,宝姐美国留学,因为跟她抱怨过伙食难吃,她竟然趁着国庆假期,远渡重洋飞过来,给宝姐做了一周的厨娘。
一转眼,相识近20年,从懵懂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人生际遇虽然变了,但情分依旧。如今,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只要有空,我们就会约着一起出去旅行,一起分享读过书,遇到过的事。
因为相似,我们彼此相伴,共同成长,在一起时,既可以有说不完的话,也可以静默相依,哪怕一言不发,在你的眼神里,我能读出“你懂我”。
·ENJOY·
LOVE FROM BOJ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