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天吃晚餐时没胃口,这段时间她的胃口都不太好。
“你先吃一口,如果觉得不好吃的话就不吃了,好不好?”
“好。”女儿点点头。
我试着喂她一口,刚放到嘴边,女儿用舌头象征性的尝了一点,马上把头扭到一边去,“这是什么味道呀?”她的脸上写满了不喜欢。
刚想放弃哄她吃饭的时候,尝试性的说了一句:“妈妈给你放点酱油好不好?”
“好。” 女儿像是突然间有了食欲一般。
于是我在鸡汤拌饭里放一点点酱油。再让她尝一口。
“妈妈,好好吃呀!”女儿的声音像是在动画片里面飘来的一样,充满情感却又稚嫩可爱,然后自己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应该这样?
人生虽然短暂,却也漫长。
难免有枯燥无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得适当加点“调料”?
无论工作再忙,抽出时间跟家人一起,到外面吃吃饭,去看看电影,去湖边走走,去图书馆逛逛,去公园玩玩……
我生长在农村,记得小的时候,偶尔听说一枚钻戒很贵,要一万多呢,甚至有的好几万几十万也有。当时我想:那些人真蠢,那个戒指就戴在手上,也不知有什么真正的用处,换成是我有那个钱,买了房子,车子,甚至是吃的不是更好吗?
这种观念一直持续了好久……
甚至在结婚的时候老公没给我买戒指,我也毫不介意。
可是慢慢的,我就觉得,真的不是那样子的。
戒指,要有。
项链,要有。
婚礼,要有。
婚纱照,也要有。
并不是像别人口中说的:变得越来越注重物质了。
相反,我觉得自己变得更注重精神生活了。
日子一天一天流逝。
可是我慢慢的觉得,生活的单位不是“天”。
不是由每一天组成的,而是由每个片段组成的,我们的大脑更擅长记忆那些令我们感动的片段。
于是乎,种种形式,我们必须要有。
那是我们幸福的见证。
大概没有经历过各种应有形式的女人,生活是不够完整的,因为比别人缺少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爱情如此。
亲情亦如此。
昨天是母亲节,我给妈妈买了她爱吃,可是永远不舍得掏钱买的榴莲,还有其他水果。
其实确切的说不是我去买的,是我堂姐代劳的。我离娘家的距离,坐高铁要两个半小时。
一大早找那家去年送货上门的水果店,他说他已经不做了。
于是想起去年跟我一起买水果送给妈妈的堂姐。
刚好,她也要回伯母家,于是就顺便给我买了。
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水果还没送到,没提前给妈妈说,可是,也许是怕我忘了是母亲节吧,哈哈哈!
“今天是母亲节呢。”她跟女儿讲电话的时候提及到。
“祝婆婆母亲节快乐。”我用教女儿说话的腔调说道。女儿继续学着我说了一句:婆婆母亲节快乐。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于父母,在情感的表达上很多时候都是很难为情的样子。说不清为什么。尽量去克服了。可是,不行。
比方说我从来没当着父母的面说过一句:
“爸爸,我爱你。”
“妈妈,我爱你。”
尽管我真的很爱他们。
而跟儿女之间的情感表达却完全相反。
我常常说:
“妈妈好爱你哦。”
“妈妈好喜欢你哦。”
“妈妈最爱我家的宝宝了。”
而儿女们也经常对我说:
“妈妈,我好喜欢你哦。”
“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好想抱抱你。”
爱,要及时说出口。
如果真的说不出口,学会拥抱吧。
学会使用各种调味料。
对另一半、对孩子、对父母、对兄弟姐妹。
这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
不可或缺。
令自己快乐是一种能力。
给家人快乐,更快乐。
母亲节,儿子送了一小瓶香薰花给我。母亲节的前一天,他就说已经准备了礼物了。可是当天傍晚他还没送给我。我就一直问他:仔,我的母亲节礼物呢?礼物呢?礼物呢?
问多了,他一副“服了我”可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说:哎呦……礼物是别人送给你的,你不能问别要,你要等别人主动送给你。
哈哈哈哈!
女儿说好的送一个小蛋糕给我。结果给我买了一个面包……
他们的红包钱用得很有意义。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