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了拆书帮,Helen拆的《沟通的艺术》片段---知觉检核,我觉得很实用,对我启发很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某天你跟同事打招呼,他没有理你,你就认为他在生自己的气。或者家人问一句“今晚能早点回来吗?”你觉得对方是在责怪自己没有早回家,于是很生气的反问“你就是嫌我回家晚了影响你休息!你没看到我每天都很忙吗?”于是嘴战就开始了。亦或者孩子做了一件不让你满意的事,你不经大脑就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调皮呀?”于是孩子偏这样,变得越来越调皮。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很多时候这种诠释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其实即使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言辞、一针见血的评论也很可能不让对方接受。
知觉检核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如何处理:
步骤一: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步骤二: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步骤三: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做出澄清
例如“今晚能不能早些回来”那个例子,比较理想的回应是这样的:你让我今晚早些回来(描述注意到的行为),你是有什么事吗?还是怕我不安全?还是觉得我回来晚影响你休息了?(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诠释),我猜想你是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真正的想法吗?(让对方对行为做出自己的诠释)
今晚在孩子身上用了一回这个方法,效果还不错。
晚上吃饭的时候孩子吃着吃着就转向盛满热粥的锅一脚把锅盖踢开了。换了平时我肯定会凶孩子“你怎么能这样捣蛋呀?你看不到那热粥能烫着你吗。。。”于是还是继续踢,最后不得不强行把孩子抱走。
今天我换了一种方式“宝贝,你用脚踢锅盖,你是好奇想知道今天喝什么粥呢?还是觉得用手太麻烦觉得用脚方便点?还是有别的原因,能告诉妈妈吗?”孩子没有继续用脚去踢锅了,他平静了下来,对我说“妈妈,不想用手去开锅”,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吃饭。
细想想,知觉检核的核心就是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到对方身上,让对方对他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发言权,而不是由他人来做判断。说白了就是心连心,说深了就是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