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中年中产失业,谁更惨?这两个群体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但他们的困境有着不同的成因和解决之道。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他们毕业之际,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他们所学的专业往往无法完全匹配。这使得许多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找工作的困境。尽管他们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个人关系不大。他们是在一个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不足、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遭遇了学历贬值、期望落空等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政策扶持、社会关怀和个人努力。
相比之下,中年中产阶级的失业问题更加复杂。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收入最高峰时期,过于乐观地认为自己的收入会持续增长。因此,他们在消费和投资方面毫无顾忌,甚至借贷数百万甚至近千万用于购房。然而,当他们面临裁员时,这些原本看似美好的计划却变得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中产阶级的困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包括他们过于乐观的心态和缺乏风险意识。许多曾经年薪百万的高级中产阶级一旦失业后,发现再也无法找到相同收入水平的工作,只能屈就于低于预期的薪酬水平。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中产阶级面临无法偿还高额房贷的窘境。
中年中产失业,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的决策失误,或者说,理财观甚至是世界观出现了问题。他们是在一个经济转型升级、行业变革创新、技术革命颠覆的时代下,陷入了赌博式的预期管理、过度消费借贷、缺乏风险意识等困境。他们需要的是重新调整自己的预期、消费和投资。
赌博式的预期管理
什么是赌博式的预期管理呢?就是把自己目前或过去的收入水平,当作未来收入水平的保证或基础,甚至还要加上未来收入水平的增长预期,然后根据这样的预期来规划自己的消费和投资。
这种预期管理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一是忽视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收入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周期、行业变化、市场竞争、个人能力等。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里,没有任何一个收入水平是可以永远保持或增长的。如果只看到收入水平上升的可能性,而忽视了下降或波动的可能性,就容易高估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
二是忽视了消费和投资对收入水平的反馈效应。消费和投资都会影响收入水平,但方向和程度不同。消费会减少收入水平,投资会增加或减少收入水平。如果只看到投资对收入水平增加的可能性,而忽视了减少或亏损的可能性,就容易高估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如果只看到消费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效果,而忽视了对收入水平减少和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的影响,就容易高估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
赌博式的预期管理会导致中产阶级在消费和投资上做出过度乐观和冒险的决策,从而陷入高风险和高压力的财务状况。有些人很有意思,道理都懂,平日朋友圈也喜欢转发各种经济分析,貌似很理性,但具体到自己身上,就觉得大环境不佳与己无关,自己、工作和房子将足够幸运穿越经济周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买房。很多中产阶级在自己收入最高峰或者房价最高峰时买房,并且借了数百万甚至近千万高位买房,一旦形势转变,收入下降,自己就带上了沉重枷锁无法解脱。
因此,相较于大学生,中产阶级的困境更为严重。他们在经济上的得与失更为明显,而且他们需要为自己过去的决策付出代价。因此,面对这场危机,中产阶级的处境相对更为严峻。
千万不要做那个今年乐观,明年不知所措的预期管理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