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拿回一本国学经典《五经》,喜欢历史的我,对其中的《春秋》情有独衷,一门心思研读起来。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是由孔子修定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为什么叫《春秋》呢?因为说到春,就兼及夏,说到秋,就可次想见冬。所以用"春秋"二字,就包括了春夏秋冬四时,万物繁育,尽在其中。四时之事,无物不包,无事不记,所以把一国的历史称为《春秋》。
《春秋》不仅渉仔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事件,也记载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自然现象,和祭祀、婚丧、城筑、宫室、狩猎、土田等经济文化生活。它虽为鲁国史书,却不只写鲁国事,各诸侯国都有兼顾,俨然是当时的"世界史"。
读《春秋》,识大义,虽记事简略,但仔细咀嚼,却读之有味,这就是它的"微言大义"。其用微言寄托大义,目的是扬善去恶,拨乱反正。这种笔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运的影响,让人们明事非,知善恶,守正不移,把对于理想的坚持,对于人格的保持,对于荣誉的珍视,对于正义的维护,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