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故事|治愈,帮助,安慰

近年来,医学界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起初我并不懂作为一个医生,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的本职工作不是治愈病人,偶尔安慰病人吗?

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我们县城医院见习,每天徘徊于各种病症之间,其中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人家属,礼貌的,粗鲁的,都有。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思考,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医生,医生不是上帝,我们只能理所能进地帮病人减轻痛苦,治愈他们医生并没有做错,为什么家属要发脾气?

直到有一天在呼吸科见习的时候,看见医生帮一位老人插管,那位老人,痰多无法排出,医生用纤支镜进行清洗,吸痰。这位老人当时的眼神我至今难以忘记,她的眼睛湿润,直勾勾地盯着医生,眼神里有渴望,有痛苦,好像在说,医生,我很痛苦,我不想要这样,很辛苦,麻烦你快结束这些操作。当时的医生怎么回应的呢?他轻轻地拍了拍老人的肩,眼神示意护士,然后那个护士就很自然地开始讲一些有趣的老人感兴趣的话题,我注意到老人的眼神渐渐清明,紧绷的身体在逐渐放松。见习结束的时候,我和那位医生聊天,他偶然谈起关怀病人的类似话题,他强烈建议我去辅修心理学,帮助自己更了解病人,更好地给予他们照护,他说很多病人怕的通常不是死亡,而是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用胃管进食的痛苦,如果医生冷冰冰地做这些事情,无疑是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家属看着病人如此痛苦,自然会向医生发泄他们的不满。你要记住,医生行业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行业,而是贴近人体,贴近人们的心,安慰他们。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治愈生命,减轻痛苦,健康心理,我们任重道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苦难的意义——疾病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第一章、病兆初现 2013年1月,春节将近,人们忙碌而喜悦。南方的冬天并不寒冷...
    王再春阅读 6,243评论 0 2
  • 今天和一个故友聊了一会,关于她的回忆也慢慢浮现出来…… 1. 高一那年,她是的班长,为人不算热心,但是对人很走心。...
    简鸽阅读 4,164评论 2 2
  • 今日在工作闲余的时候,把早就种草的电影《欢乐好声音》看完了,非常棒的观影体验。 即使作为成人,我依然热爱动画,有时...
    童楚涵阅读 4,235评论 0 1
  • 一.数组方法里push、pop、shift、unshift、join、split分别是什么作用? 1.pushpu...
    小周师傅阅读 1,943评论 0 0
  • 2017年8月5日 我的导师92岁高龄了,从4月份开始转入介护中心,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周电话都会了解他的情况,...
    Lotus洛阅读 2,8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