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完了那本在我的书单中躺了不知有多少日子的书——《白说》,它是一本汇集了主持人白岩松在各场合中的演讲、谈话以及采访的语录。
谈到这本书,自己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不是看完了之后有多大的成 就感,而是在这本书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何为真正的经验之谈,何为语言的力量?
所谓的经验,不是张口就来的夸谈之语,也不是浅显无力的苍白话语,而是经受住了时间的打磨,能够使原本普通的字词形成字字珠玑的语言。
在这本书里,发现白岩松老爷子的文章的一种特点,他非常钟意从三个角度分别去看待事物——自我、社会、国家。
今天择了“自我”中的几个角度来跟大家谈谈这本书里所论述的一些观点。
一、岁月活着不是非输即赢
借此论题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的你感到过幸福?”也许有不少人对这个问题就陷入了沉思,也有的人会反问:“我幸福的时刻有很多,我怎么会知道你所说的幸福指哪一方面?”
的确,人一生幸福时刻,难以计量。因此,在这里我将幸福分为了两个层面的幸福:
第一层面,物质上的幸福。
有时候,人是一种特别有趣且奇怪的生物。有趣之处体现在人极为容易满足,当吃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到过自己喜欢的地方、拥有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小玩物的时候,人的满足心便一点点地得到了填充。
然而,这种情况下,另一种现象就产生了,人又变得不满足了。
所谓“饱暖思欲”,人的最常态的本性就是吃饱穿暖了总要想着去干点什么,于是便开始了“胡思乱想”,当然说的动听一点就是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未来。
这就是我即将要说的第二个层面。
第二层面,精神上的幸福。
通常,想要真正地达到幸福,需要这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而我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上面谈到过,人是一个有趣的生物,同时也是一个奇怪的生物。奇怪就在于人一旦缺少了三个因素之一就无法真正地幸福起来。
谈回来,有时候人会情不自禁地就思考自己的未来所在。
“我应该完成什么样的目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等等许多的问题在脑里和心里交织着,使自己迫切地想成为顶峰的那个人,也为此不断奋力地拼命前进。
然而,有时候就是因此许多想成功、想要去赢的念头在脑里形成了思想,接着思想转变为了行动,使得自己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但要时刻记着,走得远了,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幸福就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但无法彻底地到达;岁月不是非输即赢的,偶尔还要回头看看脚下走过的痕迹。
二、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这也许是与大家最相符的一个标题,因为有人正在去往青春的路上,或有人时常会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青春。
白岩松老爷子在《白说》中写道“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
人们在谈到青春时,都认为是值得回忆的一段时期,那时候的自己敢说敢做,敢于挑战不知比自己强大多少的权威,似乎在那一段岁月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不为世间一切事折腰的硬气是与生俱来的。
而为何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那是人们在回忆时下的定义。那时候的我们啊,悲伤时即使有太阳也会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
就是这些在当年看来很酷的事情,以至于人们在多年后谈论起来也是豁然一笑。
然而,快乐是青春的一部分调味剂,别忘了悲伤也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永远无法独当一面的小雏鹰”等等一些不太正面的语言都是在描述着有着青春朝气的年轻人。
至于为何有此原因,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一下:
如今全社会都在关爱着年轻人,但要注意一点不是溺爱;
第二,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第三,如果青春顺顺当当,没有任何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眼泪,没有经历过理想的幻灭,还叫青春吗?如果回忆中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有什么意义?
不管你是在去往青春的路上,或者踏入了一个青春已成为回忆的年龄,都不要忘了曾经的自己是敢和命运掰手腕、能跟时间赛跑的人,而如今也是,未来依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