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花了点时间把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和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丐尊共同写成的《文心》读完了。
《文心》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当代中学生生活作为故事体裁来写如何学好语文。
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书中所写的学生生活对他们而言,时代太过更于久远,书中所写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与当下大相径庭。我认为要现在的孩子读这本书,他们可能不太能读得下去。
我觉得作为有孩子的家长、老师,读读这本书是极好的。因为它在语文学习上极具指导意义,给家长朋友们在教育孩子学语文时亮起一盏明灯。
另外,这本书对于想从事写作的人来说,它也可以说是一本入门级别的教科书。这大概也是这本书能够数次再版的原因吧。
读这本书,不管对我写字还是教育孩子学语文,都是有收获的。
写下书中能触动我的几点。
一、如何找到写作题材
有时候我坐在电脑面前,想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点什么的时候,会有种不知道写什么的茫然,好像什么题材都找不到,无从下笔。
有时我会安慰自己,今天这天气很闷热,影响心情,确实不是写字的好时机,我还是离开电脑桌吧。
但是两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对于题材的观点是这样的:
写作就是生活本身,所以当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和情感的时候,也是可以提起笔来写作长篇大论的。
题材的发现,并非一定是难事,能够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每日在街上行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平时读书或独坐,会起各种各样的心念和情感。随时把它捉住了就是题材。
发现题材并非难事,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
有了题材之后,关键还要有大量的习作,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得到应用,才能谈到到创作。
想创作,首先要忠实地在习作上下功夫,以此打好基础。
当然,并非人人都爱写作,写作也需视各人的生活、修养以及才性而定。
看看,这段话并非单单是在教学生写作,同时教的也是成人。
我想起曾有位写作者(我忘了他的名字),他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他回到农村老家时,正值春夏交季,蛟子盛行。傍晚时分坐在沙发上,很多硕大的长腿蚊像轰炸机一样朝他飞来,肆无忌惮地叮在他的腿上吸血。
他说农村的蚊子似乎比城市的蚊子蠢些,因为它们完全无视自己正暴露在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下,他一巴掌下去,血光四溅,整个巴掌都是血。
这个腿刚打完,那个腿上又飞上来几只敢死队的成员。它们完全无惧同类死亡时的壮烈,个个都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奔向目标。
相比之下,城市的蚊子就要聪明得多了,它们身形娇小,上来叮咬之前没有发出暴露自己的巨大轰鸣声,当你感觉腿痒,看见它时,正要扬手打去,但它已经警觉到你的发现,反应超快的马上飞离。你不甘,朝着它飞的方向伸手一啪,手心空空,倒是两个手掌因为愤恨用力过猛,火辣辣的。
我当时看这段文字之时,觉得特别好笑,几只蚊子都可以写得这么有趣。
那位写作者,一定是深深的懂得叶圣陶、夏丐尊两位大师的“写作就是生活本身”这种理念的人。
下次我要是看到我家孩子在摊开作文本说感觉没什么可写时,我就告诉她,“没什么可写”,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材。
二,如何写出文理通顺的文章
两位作者的观点是: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便是“秩序、联络、统一”。把所有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这是“秩序”,从头至尾顺当地连续下去,没有勉强接笋的处所,这是“联络”,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这是“统一”。
怎样做到“秩序、联络、统一”?
这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每个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千差万别,凭空无法说起,最好的方法是“问自己”。
三、如何做阅读笔记
两位作者认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
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书是用文字写成的,于有字的书外,更需要留心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阅读时对于书中的话有疑点,或与自己的生活有可相印证的进候,也不妨写出来,读了某篇文章,觉得其中有几句是好句,如果能说出其所以好的理由,写出来也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材料随处都是,决不愁没有的。
只要你的见解不是抄袭别人,完全出于自己思索的,那与人家说没说过毫无关系。
读书笔记不需词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
四、读书时应注意几点
1.作者指出,读书必须注意你所读的作品所处的时代,时代有一定的特色,不要一不小心让自己成为时代的错误者,让自己上了当。
书中以古代田园诗人淘渊明为例,作者认为,淘渊明所处的时代,都市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普通的人都在田园上过活一世,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田园景物。
现在的情形大不同了,绝大多数的人在乡间并无可归的“园田”,终身局促在都市之中。
必须知道的是,现在的乡间决不再会有陶渊明,也决不能再有《归园田居》那样闲适的诗。
《文心》写在三十年代,距今将近八十年了,旧中国跟现在比,落后太多,如果说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园田”可归,那么在城镇化快速前进、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农村消失的当代中国人心里,哪里还有“园田”二字。
2.乱读书有害的
孩子学校功课繁重,课外的余暇很有限,故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能读课外书,原是好事,但乱读书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因此读书就要注意方法,小学、初中的孩子,读小说故事是很相宜的。
国内国外名著都可选这个年龄段能读懂的来读。
对于经书、诗集,古来诗集子很多,仅唐人的集子已经不少,不可能一一遍读,先读《唐诗三百首》,虽是三百首,但都是名家名作。
诗之外还有词,词原可以不读,如果为求常识起见想读,也好。就读《白香词谱》,这里所收的是一百首名词,一百个普通常用的词调,到初中毕业,读熟这些,已尽够了。
先读唐诗、词,再来读经书。
古人的所谓读书,差不多就是读经书,现在的学生读经书是为了养成各种身心能力,并非为了研究古籍,目的与古人大异,经书原可不读,只要知道经书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也就够了。
《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称为《四书》。可先读《论语》、再读《孟子》,至于《大学》、《中庸》就可读可不读了。
史书繁重,普通读书人向来也只读四史,就是《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主科中已有历史科,用不着再读了。
我对两位作者写的这一段特别有感触,我家孩子所在的实验小学开了一个国学班,有老师在周日义务给学生上课。我家孩子好不容易拿到名额却上了两节课后就不愿再去了。老师讲的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四书五经,我在心里一直觉得孩子放弃这个机会特别可惜。
看过《文心》,明白经书是原可不读的,既然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不在于此,我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她不愿学国学而心生焦虑。
写完上面的这些文字,我用两位大师的“秩序、联络、统一”这个标准来检验一下我的文章,我到底有没有做到大师所说的呢?我觉得我好像做到了,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自己要求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