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书,里面对于市场营销的定义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就是很多人认为的营销就是销售和广告――我们每一天都受电视广告,销售目录,销售电话,电子邮件的轰炸,我一想还挺有道理,然后回忆了我近期来被迫营销的事情。
在我们学校,食堂门口经常会有一个40岁的大叔发“杰科眼镜”的传单,说实话在饿的时候拿到这张传单心情真的不怎么好,再加上视觉的直观感受,因为那个大叔的长相只是对得起大众,而且穿的也就是标准的职业装,所以只是面无表情的接过;当然,狡兔还有三窟呢,这不,在我中午回寝室的时候那个大叔也在,当时我就想这个公司的上司也太不体贴员工了,这么热,站在没有阴凉的地方,为什么不在傍晚发呢,站在管理学的角度,中午回寝室的人比较多,消费人群会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左手提饭,右手在不玩手机的情况下会接过,这时候我会说“谢谢”;最后一窟,是在我们的上学路,好像我见他大多数时候也是在中午,under the condition,都是和同学边说话边接过,应该说是只是眼角扫到他吧。这种情景或许在很多学校都可以想见,他是偷摸着进来的?
我因为club的活动,要去宿舍发传单,第一次那个场景,就是人家开个门 然后就低头玩手机,你巴拉巴拉一大堆,没什么鸟用,只能把传单放在临近门的一位童鞋的桌子上,灰溜溜的走了,并且还要说谢谢支持等客套话,所以以后遇到发传单我都会说“谢谢”,并且我会主动去接别人发的传单,但是比较戏剧性的是那次我刚要伸手接,人家转过身去了只有亲生体验过才知道他们的不易,不要轻易地说别人这儿让你不顺眼,哪儿惹到你之类的,可以给闺密抱怨,但是不要说一些带刺的话语,因为你不是别人。
每个学校都会和一些教育机构,创业成功人士,一些经济管理学的大牛进行合作,学校可以让学生增加自己的知识厚重度,而他们也可是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双赢的事情。目前就我最近参加过的一个讲座来说,他们是一个考研机构――现场会发考研书籍,虽然我是大二的,本意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活动是由我们社团负责的,所以捧场是必须的,而我的同学在活动开始前一天晚上会去挨幢挨舍地敲门发传单,但是由于传单上时间的印发错误,与我们最后一节课时间之间相隔时间短,所以到场的人并不是很多,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些嘉宾和我们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以及一对一的辅导问询。还有一个关于雅思分享会,宣传很到位,本来预留了80个座位,到场的人数120多人,因为目前大一开学,我们只好忽悠小学妹了,这个宣讲课福利不是一般的多,有YSL迷魅方管口红,还可以现场参与抽奖~到场每人领取礼包一份~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在暑假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声音很甜美的小姐姐打给我的欧,她向我推荐去日本留学,我说目前并没有多大的打算学日语,然后就给我灌输学日语的好处,说的让我非常有感觉,最后互留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