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闺蜜,初中同学。
我们有个很凶的班主任。她经常带着若干人身攻击批评学生,很伤同学自尊。
她把自家女儿培养成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年年在最好的实验班当班主任,年年带出很多优秀学生。她说一校长不好意思当面说二。我们对她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毕业后正副班长用很隐晦的形式宣泄对她的不满。俩人头对头铺开信纸,先在空白信纸对角线写一句话:某老师你太凶了不是好人!然后再填充整页信纸,信寄给她以解心头之恨。(那个年代的我们好内向好含蓄)
我上课经常溜号,被发现就是狠狠骂一顿外加罚站。闺蜜坐在我斜前方,怕我被骂被上自尊,上课都是一只眼睛瞟着我一只眼睛看老师,时刻准备提醒我。毕业好几年她还梦到班主任要骂我被吓醒。
01
闺蜜漂亮也爱打扮。
刚大学毕业我们逛街,998元的皮夹克她眼都不眨就买了。
她家境一般刚毕业收入也不高,千元一件时装上衣并不便宜。可她那时的消费观是青春不能辜负,衣服化妆品不想省。
两年后,同样在北京闯荡的她突然告诉我,谈了男朋友,准备在老家买房回去结婚。
我这才想起,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上次相聚已是半年前。新工作新生活决定我们都有各自的圈子,即使挂念对方也无法及时相聚。即使同在北京,北城南城好像也是无法逾越的遥远距离。远到她有谈婚论嫁的男友我都不知道。
她临行前,我和男友为她们践行,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的准老公。男生高大帅气,踏实憨厚,看起来很不错。虽然从此和她相隔千里,但她不再漂了,结婚了,有家了,我替她高兴。
她回去后我们打电话,正在筹备婚礼的她说给老公买了婚礼上要穿的西装,让我猜多少钱。我说猜不出。她的兴奋话筒都挡不住:200块!
我握着手机走了神,想起她那些连包装都美丽的化妆品,那件白色小夹克。我有点难想象200块的西装她那人高马大的老公穿在身上在几百嘉宾的注视中向她走近会什么样。这是那个“挥金如土”用半个月薪水买一瓶香水或一件衣服的她吗?
02
我爸妈很宠我。尽管难度系数高,在我结婚时还是为了满足我的公主梦在大东北这种地方也克服种种困难办了室外草坪婚礼。
那时闺蜜已搬回老家和我一年多没见,我没请假,婚礼前一天才返回老家,婚礼前夜见到闺蜜也只是匆匆聊了几句。
婚礼仪式开始,我挽着爸爸胳膊,在音乐中跨上装点着白色纱幔的拱桥,向对面的六角凉亭也就是婚礼殿堂迈进。踏上拱桥前那个瞬间,我一眼看到闺蜜站在人群最前排。她手里紧紧握着两支工作人员给的烟花棒。烟花没有打开,她站在老公身边,望着我眼神复杂。
我没有在婚礼后见到她,因为她已不告而别。当晚,我在满床红包里看到属于她的那一个。我和那个红灿灿喜气洋洋的红包对视,上面工工整整写着她的名字,透着疏远和客气。
03
这些年我去美国,来香港,成了大宝妈,再回北京,又来香港,成了俩宝妈。
和她从无话不谈到偶尔打一个电话,到打电话都不知道该分享什么,到偶尔在微信上彼此问候,到发微信都觉得突兀和尴尬。
我们曾经说过要当彼此的伴娘,还约定以后两个人都当上妈妈也一定要做辣妈。打扮美美的,推着婴儿车,里面坐着萌娃招摇过市。
近几年联系越来越少,我从朋友圈才知道她和老公决定丁克,她养了猫,她又养了一只狗。而我,成了真正的妈妈。
04
我们曾经那么亲密无间,我被骂被罚站她替我掉眼泪,我们分一份麻辣烫,挽着胳膊逛街,放学时她先送我回家我再送她回家,因为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然而高中,大学,就业,婚姻,每个十字路口我们都在做不同的选择。
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城市,不同的家庭结构。共同的话题少了,生活很难再有交集,再见都不容易。
我们曾经不说话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曾经最开心最难过的时候先向彼此倾诉。
抵不过时光的洗礼,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距离上远,心也疏远了。
人生真的是一段旅途,有无数个小旅程组成。
每段小旅程都有同行的人。同行时是彼此的见证,最亲密甚至最重要的人之一。但那段旅程结束,同行的人也许就此下车,方向不同,只会越来越远离彼此的生活。
我的生活地点、节奏都在变。我一直在结识新的朋友。我也怀念和闺蜜当年的亲密无间。我无法预知和哪个朋友能相处多久,同行多久,但同行的时光我很快乐,也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