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第二阶段我被分到了林语堂《五国与吾民》的第七章,说实话选到那一刻心里对它是排斥的,因为对文学一类的作品实在是了解的少了些。可看完一节以后就觉得读书会给我带来对这句话的体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是空前的(只能说自己之前的输出少的可怜),闲话少说,让我们聊聊林语堂先生眼中的中国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中国文学的媒介---汉语,其特性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性。而汉语较欧洲语言相比,其根本区别本人将其总结为两点:单音节(主要)+象形原则。
何为单音节我百度了一下,解释如下: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跟一个一个音节来读,一般来说一个单词有多少个元音节就有多少音节。而汉语中的单音节是一个字的词,多出现在古汉语,如“可”在现代是“可以”。
因为音节形式的极端缺乏、其结果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如书中所说“bao ”包括超过一打的意思:包、抱、饱等,但是在包字之前加上一个部首来区分不同的意义:加上水表示水泡,加上火表示鞭炮,加上肉就表示子宫(胞),这就是所谓的象形性
汉语音节的匮乏决定了象形原则的必然性。重点来了,我们生活中的口语(各地方言)是无法反映出字形的:如北方与南方的“是”字发音不一样但文字是没有差别的。这不像欧洲语言之间的区别:比如法语与英语的区别。这就让我们汉字不会因为地域的改变而改变,使文学得以在大帝国中得以流传千年:其中如孔子经典。而儒家经典流传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应该不用多讲了。
还有一点也特别有意思:中国古文的单音节的使用:如前面的“可”,使得文学语言形成一种稳固的形式:文言,也就是我们的文言文;这让擅于口语的人民大众并不能轻而易举的读懂那些文言作品(换作今日我们也不能轻易读懂文言文),而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娴熟的读懂并运用,于是读书、学习成了一种改变社会结构工具之一。
写到这,觉得我们真的是万般幸运活到了这个时代,至少现在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并不是通过单音节的文言文,不然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估计现在的我们都在纠结怎么做大三从四德吧。
今日知识点推送如下
1、标签效应 郑嘉钰
2、乐视赌局:伟大或死亡 邱园
3、顶尖设计里男性居多,说明男人比女人更有创造力吗? 张翼
愿您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