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当中的这个“夏”字中间部分不清晰了。但是也是个常用字,我们一起来试着研究下它的写法,只要能让自己写的比原来好看,就是有价值的。
1
一个很重要,但又常常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那就是上下两个部分的比例。
因为这个字整体比较高,而很多人在写之前不太考虑,直接在格子的中间起笔,所以下方的“夂”(念 zhi,这个偏旁叫折文儿,不是反文旁)就没法写了。
所以,“夂”以上写的高而长,下方的“夂”又写得太小太低是很常见的毛病。
因此下方的“夂”写开,是一个重点
看下图:
2
上方的第一横,有写得很长的,也有稍短的,欧体的这个“夏”字,已经是比较短的了,可以比这个长,不要再比这个短。
第一横是要能够覆盖得住下方的“自”的。
3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中间的“自”(姑且认为是一个“自”),相对于上方的横来说容易写偏!
如果用一根竖线将“自”分成两半,你会发现上方的横也同样被分成长度接近的两半。(看上图)
偶然也会有“自”靠长横的右边写的,尤其是行书,但是不要往左边写。
4
“自”应当适当写扁一点,让这个字不至于太高瘦,同时最后一横往左放长,让中间显得丰满一些。
这算得上是写“夏”字的常用法则了。
5
最后,下方的“夂”写的好不好,会成为这个字成败的关键。
第一撇大约在上一横的中间起笔,要放宽放长,角度上往水平方向靠。
短了左边就有点虚了。因为右边通常都是一个比较重的捺笔。
第二笔横折撇,要注意起笔位置和宽度,否则容易失调。
带“夏”的作品:
成语释义: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 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弟的四世孙,是西汉很有名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我们所熟知的志怪古籍《山海经》,遍是由他和他儿子刘歆编校。
《说苑》是刘向编的记录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一些遗闻秩事的一本文集,记录诸子言行为主,共二十卷,《贵德》是其中的第五卷。
这个成语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梁国宰相孟简子,因为有罪逃到了齐国,管仲接待了他。然后就问他,你在梁国最风光的时候手下有多少门客啊。
孟简子说,三千多人呢。
管仲一看他身后,又问,怎么就带出来这哥仨?
孟简子说,这仨人都是我给过他们巨大的恩惠才跟着我的,不然我就一个人来找你啦。
管仲听后很是感慨道,我不能像春风一样温暖别人,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别人,看来我离穷困潦倒也不远啊!
挺有启发的一个小故事,树倒猢狲散,你有恩于人,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而不是靠你的职务。
找资料找了半个多小时……
成语释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 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
王充的《论衡》在中学历史课本里就提过,极其有名,就不细说了。
《逢遇》,是讲官宦仕途的一篇文章。这段话的意思是:去作弄一些无益的技能,接受一些无益的主张,这等于在夏天向君主进献火炉,冬天向君主献上扇子,尽做些君主不想做的事,尽献上些君主不想听的话,不碰上灾祸就算幸运了,怎么还可能德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