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独特的人格魅力。
学生的向师性,决定教师的示范性,而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上的附加项目,对教育影响的作用不容忽视。人格魅力的形成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学习中逐步积累的个人形象, 其形成途径只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一位教师,可以怎么做呢?
1、教师要提高内在修养。一个具有高人格魅力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人,体现在内在精神境界高尚,外在言谈举止优雅。
2、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通识性知识、教育性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潜行学习,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更新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教师需要拥有平常心。教师面对的对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学生难免会犯错,教师需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拥有平常心的最好状态。
整个社会,可以怎么做呢?
1、社会应该创设一个健康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潜移默化给予教师以人格的感染,因此,要加强社会的政治引导,价值方向,缓解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引导社会朝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前进与建设。
2、社会应该加强美育引导。社会主义阶段要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作为学生的教师,社会对其的标准是更严格,更具高度。因此,社会必须加强教师的美育引导,让教师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创造性的发现学生的潜力。
3、社会应做好道德建设。中国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也更是一个以德治国的社会。道德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社会应加强道德文化活动的建设,开展多项具有教育价值的社会活动,以其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的道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