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想写给或许在经历迷茫和焦虑的你:
我的家乡在河南小城,我的本科是双非一本,专业是财经相关。我是19届毕业生,2018年考研失败后,选择了在家二战考研,中间没有实习工作。
回看大学四年和考研的经历,如果给我一次大学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把这两件事做得更好。
一、培养学习习惯,从阅读做起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陷入到所谓的“考上大学就解放了”的错误思想中。虽然刚开始觉得自己考上的大学不是很理想,但很快便少了那种改变自己的锐气与决心。从高中群体学习的紧张氛围中解脱出来的我,耽于玩乐,没怎么学习。
后来读李笑来的《自学是一门艺术》,他说:“人都是猴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化,人若放弃学习那么就意味着停止了进化,那么这样你永远也成为不了一个大写的人。”
可惜读到这些文字的我,已经度过了大学四年,时光不再。所以,希望你不管怎么玩乐,都别忘了培养独立自觉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阅读。我去年发奋苦读了90多本书,之后总结了一些读书的小经验:不是所谓的必读书都要去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书籍。
如果你希望从事文艺,那就多读文艺类;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那就多读心理学类;
如果你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课,那就专攻教材和参考书籍。
术业有专攻,别贪大求全,不然可能样样不精。想一想古人,在没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情况下,他们少识多智;而我们现代人,在信息大爆炸的情况下,我们被知识淹没,变得多识少智。
所以,我觉得less is more!有一个自己专攻的读书方向,在大量阅读后尝试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思想框架,以此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善用寒暑假,踏实做一份实习
上学时,我们总盼望着放假,但是我们又会发现刚回家那几天的新鲜感和舒适感很快就消失了。在快感消失的时候,我们会面临着叔本华所说的幸福人生的两大敌人——痛苦与无聊。
该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在寒暑假找到一个生活的重心,这样才不会在假期结束时感慨虚度了时光。
我参加过很多工作面试,发现好的岗位往往都要求丰富的实习经历或实践经验。所以,不妨利用寒暑假做一份实习,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两个Tips:
1、做和未来职业方向相符的事情
不一定别人干什么,自己就跟着干什么。可以找一份实习,也可以做一次公益活动,还可以学一门才艺,尽量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尽量往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靠拢。
2、多尝试
不一定立马就能找到最适合的点,而多尝试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理解我们的禀赋,然后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禀赋,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自我探索、不断地尝试和努力。
如果你在探索自我和寻找职业方向上有困惑,也推荐你参加职慧1对1导师计划,亲测有效!
参加完导师计划后,我感觉:
以前只是和同龄人交流思想,而向蒋芳方导师请教问题,得到的答复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可以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符合的程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和芳方导师交流缓解了我不少的焦虑,他非常关注我的感受和想法,他让我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引导我清晰地梳理这些感受和想法。
有时候自己光想没有实证,是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芳方导师教我一些方法论或者启发我思考,让我更成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有关职业成长和生命成长上的辅导,我真的蛮需要的。能得到有多年职场经验、又拥有丰富教练技术的导师指导,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特别是免费辅导在校生和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确实很宝贵、很难得。
最后想说: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机会成本很低。等我们毕业了,会发现有很多限制,机会成本变高,以至于我们无法慢慢积累、慢慢成长。趁着还在学校,抓住大把好时光吧!
祝愿我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共勉!
图片来源:https://pexels.com/
注:以上内容根据职慧学员(宋路杰)的投稿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