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不是已经完成的东西;兴趣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络�k~�ot��
当我们都在谈论孩子的课外培训,谈论孩子的兴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孩子内心的爱好是如何被发现,又如何被父母认真对待而加以重视?
校外辅导培训班的选择和培训项目哪些是孩子的必学项?
为了应对这个复杂的成人世界,孩子们不得不从幼儿圆开始正视学习压力?
还是一个有远见的家长的用心和独特之处对孩子的影响?
当我们谈论孩子的兴趣时,真的可以做到话匣子打开便收不回来之势。因为围绕这个展开的话题实在太多了,牵涉的面太广了。从孩子本身到成人再到社会,任何一个有关心情、有关有关思想、有关生存的话题都可以和它挂得上钩。谁让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呢?做为有思想有远见的家长,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一个优秀、出类拔卒、长大能为祖国立功劳的人才责无旁贷。
当我们谈论孩子的兴趣时,兴趣到底是什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其著作《儿童与课程》里论述道:“实际上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不是已经完成的东西;兴趣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
现在的孩子压力比当初我们学习时可大多了。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以外,校外学习也不比校内学习少多少,有的甚至更多。我们在谈论孩子的兴趣时,连兴趣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更别提关注点是如何呵护孩子对可能发生的经验的态度,还是如何培养或发展孩子现有的兴趣。
有多少孩子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要上培训班的?有多少孩子是真正因为兴趣爱好而持续学习的?任何事物的学习都必须有主动和热情的内在驱力,强压和灌输或许能收一时之效,却不一定能持久。就像虎妈教育,虽然大女儿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可二女儿却在自我驱力下反抗母亲安排的琴路,勇敢拿起球拍走向网球梦。
儿童现在的经验绝不是自明的是终极的,而是转化的。它本身不是完成了的东西,而只是某些生长货币的一种信号或标志。只要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仅仅限于儿童此时此地的表现,我们就处于混乱和被引入歧途。我们就不能理解儿童经验的意义。从道上和理智上对儿童的极端轻视和对他们过于热情的理想化,都有他们共同错误的根源。
那兴趣,该不该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拿出来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