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冬夜冷风正劲时,一只白净的灯奉献着它的光明。我蜷缩着身体,脸上落满浑浊的灯光。我望着窗外的世界,痴痴的发着呆,我的黑夜啊!请赐我一秋草木,和着无限岁月醉饮此宵。
时光将逝,这夜幕下的春天何时才会醒来。一棵光秃秃的树靠着窗,向房间里张望,它空洞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神情变得有些慌张。我不知所措,因为这冷冷的四面墙壁给不了它想要的温暖。对于完成不了的承诺,我从不轻易许下。
风声更紧,呼呼而来,呼呼而去。但凡经历这红尘岁月洗涤的心,没有不被这肆意的冬夜所摧残的。想起古老的一个个传说,美好而凄美,其结局多数不尽人意,正因为此,世人才会把美好赋予故事,进而代代流传,久而久之,虚构的故事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向往。倘若止步于文学领域,这种美好有其独有魅力。倘若是置身于生活现实,两相对比,不免让人又心生怅惘。
人的一生,活的潇洒的比比皆是,活的困苦潦倒的也大有人在。这两者之间的物质层次无法相提并论,如果抛开物质而言,精神上的享受或许相差不远。当然也可以说困苦潦倒的人更懂得知足,更懂得自我安慰。
经常听到一些励志的心灵鸡汤,初看之下,心为之一振,浑身仿佛凭空多出了一分力气,细读之后,又发现不过是老生常谈。我们常常听到无数的人生教诲,各种人生道理充斥着书本。有前辈作为过来人指点迷津固然是好,关键是它是否适用于你。愚笨的人是把别人的经验全套照搬,聪明的人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智慧的人是取其精华,保留己见,并付之于实践,而后在过程中摸索创新,最后得到自己需要的。
谈到人需要的,我不得不一吐为快。在我念初中时的一次放学途中,走在路上的我就在想:为什么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相差无几?人一出生后,接受父母的赐名,然后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从学校毕业后,开始进入社会,谋求工作,紧接而来的就是婚姻大事,等结婚生子后,又开始了父辈们的死循环。难道人的一生必须经历这些吗?偶尔我在想,人可以跳过有些事情吗?
当然,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因为它挑战了生命繁殖的自然规律。可能有人会说,人的不同不是仅仅体现在我所说的那些人生大事上。人作为一个个体可以这明太多的唯一了。从性格,受教育程度,甚至是身体特征上,你都能给他标上特有的标签。我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新的选择。现在的我很能体会当初的想法,大概有标新立异的嫌疑。或者从本质上我是接受这些人生基本轨迹的。如果不接受,我可能就像一个社会边缘的孩子,最终在一间暗无天日的房间里抑郁而终。
是的,现在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否定过去的一些想法,它们在特定的时间给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如果要在我的过去划一条分界线,我会在高中毕业后划上一条分界线。在高中前的我,更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虽内心自卑物质匮乏,但我的精神状态像田野上追蝶般自由。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恰好给我带来了性格上的懦弱,我不得不承认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我的生活所涉足的领域极度狭窄,加之不善言辞,所交的朋友少之又少。
有一段时间,我是害怕与人正面交流的,别人发来信息问候也不予回复,看见手机来电也不愿意接听。并不是我高傲,只是我在逃避现实,不愿与人走的太近而已。久而久之,愿意发信息的人不再有,我也索性落得清净。其实我非常清楚自己心理的畸形,如果把我比作一辆车,我可以非常清楚的指出自己是缺少哪个零部件。
病人知道自己病了,这实际上是个好消息。至少他知道自己哪里不健康。要是有人病了,直到病入膏肓都不知道自己病了的人,其实值得同情。连真实的自己都无法认清,难道还是真正的自己吗?
当今社会,浑浑噩噩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他们的家庭成全了他们的平凡。至少没有沦为街头乞讨。每当看到街头流浪的人时,我都在想,如果我我一天到了这个地步,我还会苟活吗?其实我个人的生活追求并不高,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睡,仅此而已。这看起来可能没有什么追求?但我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
晚了,就写到这里了……
2018.1.5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