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千禧年,那时候因为凤凰卫视有个千禧年驱车跨越四大文明古国探索活动,邀请余秋雨做随行专家我开始知道这么一个作家,后来朋友介绍,陆陆续续看过余秋雨的一些散文。他的散文被称为大散文,虽然也有些评论说他的文章当中出现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有些东西缺乏考证,但是批判式的阅读总是少不了,我感觉他写的东西还是有可读之处,所以记录一些自己的读书笔记,当做自己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余秋雨的散文,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文化。评古论今,天文地理,包罗万象。
《山河之书》用脚步丈量中华文明,以景抒情,以景论人,以景议史。例如,《山庄背景》一文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变迁,论述了大清朝的兴衰,康熙帝的年轻有为,骁勇善战,木兰围场上的英姿勃发,治国安邦的谋略,都在余秋雨笔下铺开,让我看到一个满清大帝的风采,而晚清咸丰、慈禧等人的懦弱无能不仅使中国饱受外国欺凌,签署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使这曾经山青水秀,热闹非凡的避暑山庄衰败荒凉。
此外,《道士塔》《黄州突围》《都江堰》《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文,让我们看到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发展,魏晋、隋唐、元明清,在历史更替中不断建造、修补,延伸……而晚清时期王道士和斯坦因等人对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壁画的随意破坏和掠夺,让人痛心疾首;感受到豁达洒脱的全才苏轼因才气过人而饱受猜忌,迫害,在困境突围,不断流放仍豪情万丈,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等千古杰作;李冰治水的奇功和都江堰的非凡意义,千年奇迹;山西晋商的金融贸易,晋商独具的良好人格素质: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从辉煌走向败落……《风雨天一阁》我很有感触,不仅为范钦以一己之力拥有这浩大的藏书楼感叹,为他的子子孙孙传承和保护天一阁而钦佩,也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折服,但是,更为图书面对火灾、水灾和人祸时的脆弱和易损而感到惋惜。多少宝贵的文字,多少优美的篇章,多少珍贵的历史已经因此而远离世人的视野,我们现在获取的也只是先哲的只言片语而已!
余秋雨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能肆意汪洋地展开联想、叙述,读他的散文,是历史与地理知识的学习,但不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读起来可能也会觉得深奥不解,少年时读不透,如今读来颇有兴致。大段大段的排比句,也是他写作的特色,有文采,有气势。
《千年一叹》是以日记的形式叙述了参与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游历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感触,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爱琴海、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恒河……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法老王、埃及艳后、居鲁士、大流士、玄奘、阿育王、泰姬、甘地……远古的文明,孕育文明的海洋、河流,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是人类创造了文明,也是地域孕育出文明,文明需要传承,这些文明只遗留破败的古迹,却无法传承和保留,因为已经中断和湮灭。只有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的黄河长江孕育的文明历经沧桑和劫难还是得以保留。感谢我们充满智慧的老祖先,感谢秦始皇统一文字,感谢孔子的中庸之道,感谢科举制度……这些,都让中华文明得以完好保留和传承。四大文明古国仅留中华文明,我们应有民族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掩卷深思,我佩服余秋雨的功力,这功力非一日一夕之功,这是经年累月的学习积累而有的厚积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浩瀚如大海,路漫漫无边,让我们边走边读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