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除了包括对方客观条件,比如长相,身材,穿着,等等之外,还包括了其磁场信息。所谓磁场信息,剖析开,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整体自信程度。比如在一个环境中,是否自信也就是指ta对其环境的需求感,以及对此环境里的人的需求感。如果这个人比较自信,那么举手投足间则充满着淡定洒脱,careless,不在意别人眼光,反映在物理现象上,也就是行动利落,表情自然,让人看着舒服;相反,内心不够自信,对外界需求认可,那么反馈在物理上,也就是动作墨迹,表情僵硬紧张,说话顾虑很多,唯唯诺诺,别人看着尴尬。
2.关于需求感的文章里已经提到,对别人需求感低,实际上是来自自我内心定位更高。那么运用到现实生活里,也就是要定一个让你充满自我价值感,能够给你带来实际能量感,带来高级感的兴趣,习惯,爱好。这是最直接最有效,可以让你时时刻刻记得,提醒自己是高价值的人的方法论。那么当ta不能满足你的预期,你只要转念把需求感释放到自身的兴趣上,瞬间就不再纠结恋爱对象对你的态度。
3.自信来自于自身能量高,自己对自己满意,不需要别人来让你感到自我满意。你的独立喜好,可以有效降低你对个人感情上的需求感分配,这样你就不会由于对方不能满足你的期待,而无处找支点去体现自我价值存在。而对于定下的客观目标,努力方向并不是努力的去冥想假设拥有的感觉,而是付出实际的时间和行动,在动作的一点一滴的过程中,消磨掉需求感,达到对此结果要么十分有信心,要么已经做够了问心无愧的境界。
4.这里要说的有两个点。第一点,做人一定要定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但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导致人生没有出口。许多咨询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象,生活里一切满足,稳定,没有什么事好操心的,就把精神寄托在谈恋爱的对象身上。也许工作不需要烦心,然而此工作也并不是自己所心之向往,给自己带来全新能量的兴趣,那么即使非常的稳定,却容易让人失去独立追求精神世界愉悦感的能力,也就是变的懒惰,容易依赖上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人,去承担作为自己生活新的出口的角色。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由ta开心而开心,由ta悲伤而悲伤,没有ta的生活顿时失去意义,只剩下“无聊”,“空虚”。
5.找到目标,并定下目标后,要去行动,而这个目标,是自己所喜爱的,有兴趣的,以及需要投资精力时间的。第二点,就在于,目标的实现,可以让自己长期保持兴趣参与以及愿意付出实际的行动努力。
6.改变自己思维为主,提升客观条件为辅,才可事半功倍。
7.除了靠提升自我价值感来降低对外界对他人的需求感之外,我们是人类,是凡人,不可能没有一丁点儿“需求感”的空间,降低到彻底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不现实的。那么能够做到自己的需求感自给自足,自我供给,自己把自身的需求感给满足了,则是一门技术活儿,干的好可以开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