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我”两个字并不陌生,经常看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中心”……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不是代表自己?
如果“自我”代表自己,那么每个人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每天都开心,这样世界就很简单快乐了。
然而,事实刚好相反,我们经常会和自己过不去,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烦恼。所以,“自我”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什么是“自我”?
“自我ego”是漫威中的超级反派,他生于黑暗银河系,外表颇似器官组织,大小接近行星,所以又被叫做“生命行星”。在其怪异外表下则隐藏着超强大脑。他拥有自我意识的能力,独自在空间中穿梭,不断吞噬其他星球和物质。
漫威对于这个反派的取名还是非常有深意的。
佛教认为,“自我”是一种幻觉,是因缘际会结合的产物,只是一个过程。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产生了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需要、欲望都是重要的。
佛教对“自我”的理解还是比较晦涩的,心理学的定义更好理解一点。
心理学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本质属性。也正是个体之间潜在的、强烈的彼此影响与彼此互动,才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认为的独特个体。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自我”的概念。
也就是说,“自我”是我们观察和感知这个世界的意识。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观察者,并且能够感受到观察的结果时,“自我”就会作为观察的代理者。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从“自我”这个角度去观察乃至感知这个世界。
“自我”是怎么产生的?
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能感受并且主动调控“认”的结果,即我们所说的“知”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所建构的世界的模型,并且主动调控我们对于世界的模型的构建过程;从而在拥有更多选择性的基础上,主动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其他动物只需要构建关于世界的模型就能很好地生存和预测;但人类不仅要能构建模型,还要知道自己正在构建这个模型。但从哲学层面上来说,“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事情”其实是一个悖论。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额外的代理人(Agent)存在,才能维持人类所构建的关于世界的模型的完备性。
这个额外的代理人就是意识。意识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将认知世界的主体放入模型之中,成为模型的一份子。换句话说,大脑必须要在构建的模型中制造出一个代理,从而让代理去感知大脑正在构建模型的过程。
这样一来,便产生了“自我”。所谓“自我”,其实就是大脑对认识主体所进行的模型表征。
我们所感受到的“自我”,并不像大脑所感受到的外部世界一样有着真正客观的输入。
“自我”是意识,然而这个意识并不客观。
大脑塑造了“自我”,而封闭的“自我”限制了我们的成长
大脑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塑造了“自我”。“自我”是意识,实际上并非客观事实,而对大部分的大脑来说就是客观事实。
如果大脑把自我认定为客观事实,那么大部分“自我”会趋向于封闭,而封闭的“自我”是我们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你的本能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
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我”——这就是封闭“自我”的障碍。
《原则》提到,个体进化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自我”会建立自我防御机制,让人听不进批评,不想面对复杂的问题。
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就是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也是“自我”的自我保护,但会导致自身弱点一次次地犯错却无法改正。
“自我”会经常打断别人发言,而不是善于倾听和引导别人发言。
“自我”经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我认为。。。”,而不是知道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陈述。
“自我”不喜欢被挑战,而不是永远保持好奇。
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感情放在首位,特别脆弱。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这些弱点,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特别坚定,特别有掌控感。考虑自己的感受和感情是第二位,明白自己的目标最为重要。
成功的对立面不是失败,而是平庸。
人生的发展,就是从“自我”走向“无我”的过程
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是对“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
不同的“自我”,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而完善的“自我”,其实可以探寻真正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也是一个突破自我,走向“无我”的过程。只不过这个“无我”不是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通过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实现的。这也是人生每个阶段最大的难题,即克服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而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课题,关于整合的课题,就是要克服最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对“自我”本身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