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不好啦,孙总在办公室里哭啦。” 秘书小丽跑进会议室,小声对大家说。
“小丽,是真的吗?”
“孙总办公室的门关着,我趴在门上听到的。”
几个开会的经理愕然:记得上次孙总落泪,是十几年的老搭档张副总去了SAP公司,对方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年薪。
这次又是谁要走吗?
孙总的公司做软件服务,帮客户建财务,生产,物流的IT系统。
孙总自己是软件实施顾问出身,一开始在外企上班,时间长了觉得在外企不符合自己性格,30多岁的时候出来自己开公司了。
因为在客户里算有点小名气,很多客户都愿意帮忙。 孙总一出来,就有一个老客户把整个中国的系统维护交给了他。靠着这第一个客户,公司活了下来。
后来孙总打出了 “为中小企业服务” 的口号。他的想法是:全中国有4000万家中小企业, 哪怕抓住十万分之一也有几百家客户,一个客户花10万块,每年就是4千万的收入。2016年之前经济好,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愿意花钱做信息化,公司真的做到了3千多万。
业务发展起来,人手不够了,就要招人。是招有经验的人,还是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 几个合伙人意见不同了。
大部分人觉得应该招有经验的 - 大学生前2年都在学习,用不上。有经验的人工资是高一点,但是招来马上就能干活,能给公司挣钱。
软件实施顾问这个行当,在十年前是一份相当光鲜的工作 - 全国各地到处跑,住的是星级宾馆,到了客户那儿无论年龄大小都被尊称 "老师"。
孙总25岁入行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傅带他,才让他有了这份事业。他想了几天,觉得应该多招年轻人,除了成本的考虑,他觉得公司应该给年轻人提供一份好工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7年之后,客户慢慢的少了。 最严重的时候,几十个人的工资发不出来了。
合伙人走了几个,张副总也离开了, 剩下孙总一个人硬扛,最困难的时候,基本靠借钱维持。身为一个老板,最后的底线就是他的自尊心,和重整旗鼓的希望。
一天晚上,孙总回到家里,夫人问他公司情况,他沉默不语。 夫人默默地走到隔壁房间,从箱子里拿出家里的房产证,说这是咱们家最后一份房产证了,后天我回娘家住了。
......
《经济发展理论》第二章,Peter提到创新必须依靠一个特殊的群体 - Entrepreneur (企业家) 来完成。
那么,企业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哪些方面异于常人呢?
第一:建立一个私人王国的梦想。
第二: 证明自己,仅仅为了奋斗而奋斗。
第三:创造和成就的快乐, 而不是物质的享受(Hedo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