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秋节,有家人团聚,也有很多不在家的人抱团取暖,也有人不在乎这一天和每天有什么区别,也有想家的,也有后知后觉的人,后知后觉地说原来今天是一个热闹的日子。于我来说,这一天晚上,心里一直在和自己说话,劝说着,说服着,想不明白,又想明白了,一直不肯罢休地争吵。终于,归于平静了,不是心里有哪一个声音将另一个声音推翻了,而是我告诉自己,算了吧,不是所有事都有合理的解释。
很久没有写一点什么了,来到新环境读书,平日用事情去充实,不敢闲下来,一闲下来,就找不到事情做,一个人就变得很焦虑。有时候深夜无事,与朋友对坐相谈,谈谈以前,谈谈以后,一些话在微醺的凌晨变得柔弱,变得略带感伤,沉默,大笑,躺下睡去,明早该如何就如何。
团圆能否弥补?这个标题我确实是临时想的。想到之后,我问自己,从高中开始,中秋就没有再与家人一起过中秋,我是否感到缺憾。我很坚定地说,从来没有,没有任何感觉。因为我知道,即使这一刻我没有能与家人团聚,我们的心还是紧密相连的,一声问候,一句关怀,就能代表一切。但是我知道,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如果换做是别人,别人可能会在心里感到有所缺失。
曾经我和我的家人在海的一边,我的另一个家人在海的另一边。我和身边的家人团聚,海对岸的家人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与我们团聚。海对岸的家人,你会感到遗憾缺失吗?你不是我,我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站在你的立场上想。
我想你是在意了,不然你不会在回家后的几年,每年都以各种理由在外漂泊,不愿与我们团聚。你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听父亲的训导,不接受母亲的关怀,可是我们对你的想念从来没有减少。
你有一次说,“我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我身体有一部分总是记挂着那段时间你们在海对岸每逢节假日的团聚,而身处异乡没办法感受到一点温暖,我其实也很想与你们坐下来,像最初那样。我每天都在说服自己,可身体的那一部分总是不停地出现。我想尽办法控制这一部分的身体,可是真的太难了,它也是我的血肉。”
我点头,我理解,我不再纠结。我告诉自己,算了吧,所有事想要解决,首先都要从事情的内部开始,而非外人。父母依旧待他如往日,让他走自己的路,就像小时候放风筝,天上的风筝肆意飘动,底下的的人蹒跚追逐。
团圆能否弥补?这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
但是,团圆可能会迟来,但一定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