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 · 学记》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亲口尝一尝,就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非常好的道理,不去认真学习和实践,就不会懂得它的美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
道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这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事物的名称是可以用语言来命名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有两个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古时八岁入小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我觉得可以引申为大学问。什么是大学问?像科学上我们学习的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是不是大学问?数学上学的三角形内角和180°是不是大学问?语文,英语上天空这样的词语是不是大学问?这些都不是,它们都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大学问的基础,但只有基础学习,没有大学问的学习,人是立不住的。就像一棵苹果树,基础知识相当于地面上的树枝,树叶,苹果,而大学问则像土地下面的根,如果根不牢,风一吹,树倒了,树枝,树叶,苹果都没有了。对于这样的大学问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当然是。适合现在学习吗?适合,因为你们已经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了。继续看大学之道的“道”,道指的是宗旨,主旨。“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彰显,第二个明是名词,光明、美好的意思。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有的德能。“在亲民”,亲,意为亲近,利益。民,天下的人。“在止于至善”,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全句译为:大学问的主旨在于彰显美好的品德,利益天下的人民,最终到达善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们展开论述。怎样明明德?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彰显自己的美好品德。要彰显自己的美好品德。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品德。本来就有美好的品德,为什么还要彰显?因为美好品德被物欲遮蔽了,这需要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格,就是格斗,比如你见了别人的一个东西,头脑中两个小人,一个说这个东西这么好,拿着吧,另一个说不是自己的,不能拿,别人看不到的拿就是偷,不以恶小而为之。物,就是物欲,贪心、烦恼、人欲、妄想等都是物。把物欲格除掉,人本来的美德就会显现出来。明德就像地下的水,本来就有,土壤就像欲,把明德遮蔽了,只有我们下大力气去打井,水才能出来。明德有什么好处?明德后他能帮你开智慧,帮你认清事物的本质,如果你明明德了,做题学习就很简单了,没有不会的题目,没有马虎的时候,次次都考100分。生活中所有的问题你都能想明白了,还有烦恼吗?举个宋洁老师的例子,宋老师从网上买了一支翻页笔,结果放上电池后一试,不能用,于是联系商家:“这个翻页笔不能用,退货退款吧。”商家说:“这种情况很少,货不用退了,再重新给您发一支吧。”过来一段时间,收到第二支翻页笔,宋老师又试了一下,突然发现不是翻页笔坏了,而是自己安装的电池方法错了,这样就花了一支的钱,来了两支笔。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想:正好,赚便宜了。这就是物欲控制了你,遮盖了明德。宋老师是怎么做到呢?打电话告诉商家事情的原委,又给商家打上钱,没有赚这个便宜,这就是明明德,所以宋老师很多做法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二是彰显别人的美德。这个可以用语言来彰显,比如你看到别人的美好行为,要对这种行为点赞。道理很简单,做到很难。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言语,行为不当之处,看不到美德?比如一位同学打扫卫生,我们看到的是那儿没有打扫干净,没看到他已经干了二十分钟了,又涮拖把又拖地。看不到美德,又怎么能点赞呢?进一步讲,我们发现了美德,是不是彰显了呢?是不是明明知道,却憋在肚子里,就是不说出来?这就不符合明明德。如果我们尽量去明明德,每个人的美德就好越来越多。
自己做到了明明德,同时还要以德泽人,希望人人都能明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又须亲民。假设不能亲民,则为德不广,自心的明德就不能完全申发出来。“举世皆浊我独醒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是君子之道。态度要真诚,不是巴结,曲意逢迎,那就要亲民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讲,也应该亲民,从你身边的人开始。身边的人和事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比如你的同学,你的父母,老师,兄弟姐妹。亲民分为两个方面,对上要尊重,父母,老师等,对下要爱护,弟弟妹妹等。对父母,老师这样的长辈要尊敬,要有恭敬心,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团结。不要认为我是在讲大道理,做事要从小处着手,如果没有对父母的恭敬心,就会对父母对你的照顾视而不见,而忘记了感恩。如果对老师没有恭敬心,想学好知识是很难的,老师讲的话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置若罔闻,不去思考嘛!如果你做到对身边的人亲民,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是处不好的,在班里,你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回到家,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会更亲密,长大后,愿意帮助你的朋友会更多。这样你和同学没有矛盾,你和老师没有矛盾,你和父母没有矛盾,多好!现在我们很多人,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我们不是虚心接受,而是反戈一击,忘记了别人是帮助我们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对周围的人亲民。这是浅层次的,深一层意思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学习,达到明明德的地步,我们再让周围的人明明德,觉悟众生,利益众生,这就是亲民。我们班的王书赫,自己主动给同学们检查作业,不求回报,只是为了让我班同学多学知识,这就是亲民。王书赫妈妈整理了品德复习资料发到群里共享,这就是亲民。
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两点时,自立立他,自觉觉他,就可以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了,这种生活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之后,时常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这不是很快乐吗?学了之后,不实践,感受不到快乐。如果圣人是100,那么我们学了一点就会有一点的收获,学了两点就有两点的收获,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学习《大学》,老师只是给你种了一个种子,这个种子是否发芽,还是取决于你自身,如果你听进去了,真去实践了,就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