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天锻炼,今天上班,看《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和《过你想过的生活:101个让你幸福的方法》。
——每天一句:“怎样证明我有权力?令你受苦!
也因为同样的道理,我对禅宗很不感冒。修禅的人,说话很有机锋,许多对话也有趣极了,美极了。
然而,很多这些对话,是将看到的境界和达到的境界混为一谈了。
由此,许多禅宗中有名的公案,在我看来,更像是文字游戏。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个终极的牵系,有了这个牵系,自己的灵魂就不再是孤魂野鬼。
然而,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这个牵系的另一方(,只有唯一的上帝才是)。
(假若你将任何一个人当成了这个牵系的另一方,你就是在制造一些虚妄,参与一些邪恶。譬如,那些被奥修伤害的人,他们并不仅仅是受害者,他们也是邪恶的参与者,假若他们自己不将奥修推到圣坛上,那么奥修就不可能自扮成神。)
假若一个民族都习惯将凡人推上圣坛,那么这个民族势必会不断地重复一个轮回——他们不断被‘半神’的独裁者重重地伤害。
(前两天有报道说,俄罗斯的新教科书修改了,斯大林重新被称为是俄罗斯民族‘最成功的领导人’。
我感叹,这个民族的新一轮轮回又要开始了,很可能和以往一样,先是一些所谓的辉煌,而后就是可怕的灾难。)
但这个灾难,不是那个‘半神’自己制造的,而是这个民族集体参与的。
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任何一个团体,一旦将某个凡人推上圣坛,那么他们最终必将被这个‘半神’所伤害。
我们须明白这一点,并永远保留自己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一定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欲望。
这种欲望,几乎必然会走到英国著名小说《1984》中一段对话所显示的地步:
奥勃良:‘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温斯顿,一个人是怎样对另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这是将凡人推上圣坛的必然结局,那个被置于圣坛的‘半神’,不管一开始多么贤明,多么高瞻远瞩,多么能为别人谋福利,但最后,为了证明他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必然会走到这一步——使你受苦。
——武志红《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