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抑郁症”一词再次出现在各种新闻资讯当中,引起人们广泛讨论,甚至一度登上相关热搜。“生活太痛苦了”、“不知道怎么缓解”,这样的留言不在少数。
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群,看起来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很多,甚至开始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有关数据表示,在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为34.57%,比成年人的抑郁发病率都要高。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在这看起来无忧无虑的年纪里,为什么孩子们也会被抑郁的阴影所笼罩?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与父母的生活逐渐“剥离”,形成独立思维模式的阶段。但有的时候,因为害怕孩子无法取得成就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让家长们开始习惯性地将孩子们拉入了一场成长竞赛,他们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用成绩去评判每一个阶段的合理性,不允许孩子偏离预设好的“成功轨道”。为了让孩子能“出人头地”,甚至连量子速读、蒙眼识物这类荒诞无稽的骗局,都能获得很多家长的认可,纳入他们的育儿规划当中。
希望孩子未来能有优越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这些看似完美无缺的方案背后,父母们的精心干预和安排,却有可能成为孩子建立独立价值体系的阻碍。如果不懂得独立思考,失去直面人生波折的勇气,一旦出现偏离预设轨迹的情况,失去自我思考能力的孩子,则会容易产生压抑和消极的情况,落入否定和逃避的困境。
“人生三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这是前段时间引发网友热议的观点。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并非难事。但要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可能会让竞争意识强烈的家长们感到难以接受。
知名作家马伯庸写过一篇文章,他为儿子的“不出众”感到苦恼,联想起自己小时候从学习到特长无一出色,平庸胆小。在文中,马伯庸自嘲父母没有被自己“气死”的原因,大概是早认定他只是一个普通孩子,没有强加过多期望,心态放宽,心大也是福。
被当作普通孩子成长的马伯庸,成年以后,写出了《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大热作品,对比周遭,也成就了不凡的一面。
用“普通”的心态去培养孩子,绝非是放任自流或是认定其毫无作为,庸庸碌碌。相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和肯定,不会因为外界非议而否定自己。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尝试挑战,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坦然面对得失结果,独立平和,反而会更有可能成就一个不普通的人生。
周国平曾说过: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看似是成就“普通”,往往是达到另一个“不普通”的境界。
想让孩子展现更多的不凡,需要有“普通”心态和生活智慧的家长,只有父母先学会肯定自我,逐渐找到消减对自身和孩子焦虑的方式,才能从容面对孩子的成长。
“普通”心态养成的四则建议:
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付出,无论大小,无论结果是否如意。我们都可以给予肯定,为孩子建立一个自信的心态,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事物。
接受孩子的个性和意见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的个性,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随意用“为你好”这样的语句,把自己的想法和期盼强加到孩子身上。
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
“你为什么总拿我的缺点去跟别人的优点比呢?”过分渲染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事迹,看似是激励孩子学习榜样,实则深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请停止这样无意义的对比,多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教会他们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亢不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中进退有度。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面对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害怕孩子“做不好”、“不完美”,将事情大包大揽。长期以往,就有可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因而,想要孩子拥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勇气,父母需要有“放手”的胆量,让孩子学会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
诚然在今天这个社会,想要放下这些无处不在的焦虑,教会孩子接纳自我,并非容易的事情。只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努力和引导,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有更多的勇气和能量去独自面对未知的人生,在平凡生活中,享受那些属于他们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