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络上看过一个实验视频:一个女生走进一个像诊所一样的房间,坐在外面排队等候,过了一会一个声音响起来,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随着铃声响起,她站起来,再坐下,铃声再响,她再站起来,一直循环。其他人刚开始都好奇的看着这个人,但没有人当回事,过了一会儿,铃声又响起来,之前那个人再次随着铃声站起,重复了几次,渐渐的,有几个人跟着她一起站立坐下,一直重复了几次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一直到视频中的测试者:那个女生在看到所有人都加入这种行为模式后,犹豫了几次,略带困惑、好奇又很不自然的表情,放下手中的书,和他们一起站立坐下。这个过程中,其他人陆续被叫走支开,一直留下最后那个女生一人。在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时,她还是跟从铃声站立坐下。几分钟之后又陆续来了其他的人,那些人和这个女生刚来时一样,匪夷所思的看着这个女生的行为,然后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女生说:我也不知道,刚才那群人就是这样,他们所有人都照做了,我感觉我也得和他们一样。在女生重复了几次站立坐下后,后面新来的人也加入了她的行为模式,一群人随着铃声站立坐下。
刚开始看到这个视频时,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很滑稽的一个实验。然而这个实验的确说明了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如果不和大众一样,自己好像就是一个异类,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很奇怪,唯有加入他们,我才觉得有安全感,不会受到非议。
校园冷暴力也是如此,之前看过一个故事,班级里的一个美女,不喜欢和人说话,给人感觉冷冰冰又高傲的样子,有一次班上男生知道她爸爸是街上卖小吃的瘸子时,产生恶作剧的想法:叫你平时高冷,装什么装,你爸只不过是个卖食物的瘸子。为了让美女和他爸爸出丑,点了好几十份小吃让他爸爸送来,美女爸爸一瘸一拐端着带汤的食物来,男生挑刺让父亲在女儿面前难堪,故意挑刺打翻食物,汤撒了一地,父亲狼狈的蹲下收拾,其他的同学只是冷漠的看着,像看笑话一样看美女,没人愿意出来帮忙。
从众心理无处不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中提到“从众”的解释——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从众是否好坏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人是社会性动物,行为模式肯定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严肃点说,这又涉及到心理学范畴了。所以没事看一点心理学相关书籍,心理学并非多么高大上,也不是神经病学科,用来分析自己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