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Act: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亦指活动,行动是动词,附属含义为行者动着做,能有行走动作的意思。
魔和佛,很多人认为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其实敝人认为,魔和佛都是思想到达觉悟顶峰之表现。无所知又无所不知,无所在又无所不在。都是集大成者。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悟”寻求到真正的灵魂的净土,然后带领善男信女通过自赎行善达到解脱超脱的究竟法门。也就是涅槃。而魔,也是经过自身苦修,以另一种意义的“悟”,达到“大成”,不去自赎,而去做赎与不赎规则的制定者,做宇宙混沌之下的主宰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神,我就是一切。众生完全换另一种秩序,另一种规律生活,万物臣服,众生魔化。
看这两者,修行过程一是邪恶,一是善行。魔要历万般罪恶,众生诸相,了悟心魔发展,然后物极必反,九九归一,脱离罪恶,修心练识,做到心到识到,一切由心,重定规则,颠倒众相,一切唯我。成就了这最大的恶。而佛,定要脱离尘世纷扰,一尘不染,明心见性,五蕴皆空,然后明悟,佛法大成,空即是不空,无障即看透万般障,不受障碍,无欲亦无求,无乐即极乐,而达到极乐世界。归于创世神,溶于自然而然。
当魔与佛都脱离众生,参天道,悟明法之时,四者无有多少分别,只所悟方向不同罢。此时此刻,成佛成魔仅在一念之间。在于此一悟也!倘使魔悟到天之正道,顿悟妙谛,即佛家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此一悟,须舍弃万般魔法,实非易事,魔总归是自私的,如何可轻易舍弃?多是真正大成大德之佛祖,方可教化,使之顿悟。如一例:
“三十年来寻刀剑,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石之轩,这个聪明绝顶,风流倜傥,多才多艺,武功卓越,佛法高深,魔法大成的邪王,在长安古刹做住持,俨然一代得道高僧。做邪王,不死印法,无人能出其左右,欲统一魔道。性格分裂,喜怒不着于颜色。阅历人生,百转千回。石青璇,才冠当世,一曲箫音,使其魔头父亲最终选择自杀,而恰时四位高僧梵音唱和,佛偈教化,使之顿悟,皈依佛门,终成正果。如此魔头,一念之间,尽断青丝,舍弃罪恶,即刻成佛。
一想二做。想,有一个定向,为了定向去想是可以的。做,有一个行为,为了定向实施。想的再多不如一做。做的再多不如一想。想与做要统一。为了目的地而统一。定向后就做,如何做则思,思后衡量再做。做的过程不可能理想化,所以以定向目的地为主去思索,此时的思索就是做;做才能提升思维,也成为思维的结果。如果思而不做,都空无。做而不思,多夭折。
想和做之间有段距离,距离是十万八千里。正好是唐僧师徒取经走的路程,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能徒步行走,所以每天走起来,走起你的第一步。粗发。
曹操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观沧海》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人生旅途也是一次性的,没有返程票,只是单程票。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加油拼搏,奋斗的青春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