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了,荆州也丢了。这对于刘备集团无疑是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就要问,在刘备方面,究竟谁应该为这次惨败负责?
有说该由关羽负责的,有说该由刘备负责的,还有说该由诸葛亮负责的。之所以有这么多说法,根本的原因在于三个问题:
第一,关羽该不该发动襄樊战争?
第二,刘备该不该让关羽都督荆州?
第三,刘备集团为什么听任关羽孤军奋战不去救援?
第一,关羽该不该发动襄樊战争?
孙权和吕蒙、陆逊虽然蓄谋已久,但关羽如果不去打襄阳、樊城,他们也没有机会。也就是说,没有前面的襄樊战争,就没有后面的败走麦城。这就又有了三个小问题:一、是谁决定要打襄樊的?二、为什么要打襄樊?三、襄樊战争该不该打?
先说第一个小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
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认为,襄樊战争是“关羽在刘备、诸葛亮的授意下”发动的。
何兹全先生的《三国史》则是另一种观点。何先生说:“关羽进攻襄阳、樊城,似乎预先没有和刘备、诸葛亮商讨。”
第二个小问题:为什么要发动襄樊战争?
吕思勉先生的说法是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的行动。
但是,刘备进军汉中,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曹操进临汉中,是在这年三月,五月即撤兵退回长安。如果关羽此战是为了牵制曹操,为什么早不动手?等到七月,刘备早就据有汉中,都已经自称汉中王了,再来进攻襄樊,岂非多此一举?
因此,关羽此举,只能理解为得寸进尺。说得好听是乘胜前进再接再厉,说得难听是贪得无厌自不量力。
襄樊战争该不该打
一种认为该打
所谓“该打”,也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按照诸葛亮为刘备在隆中所做的规划,襄阳和樊城是迟早要拿下的。拿下襄樊,才能全部据有荆州。这叫做“必打”。第二,关羽拿下襄樊并非全无可能,至少有条件:一、半年多以前,南阳地区发生了反叛曹操的事件,说明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并不稳定;二、刘备已得汉中,又得上庸等地,军心大振,气势正旺;三、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可以遥相呼应。曹操那边,刚刚撤离汉中,又要对付孙权,难免顾此失彼,这叫做“能打”。必打加能打,得出的结论就是“该打”。
但是,何兹全先生却另有说法,他认为襄樊战争是关羽“在一个不是时机的时候的一次军事冒险”。
刘备刚刚夺取汉中,正需要稳定局势,休养生息,岂能一战再战?此其一。刘备已定汉中,关羽再取襄樊,一前一后,并非两路出兵东西夹击,何况天下无变,不符合诸葛亮的设计,此其二。关羽之军,貌似声势浩大,其实力量有限。如果没有洪水帮忙,他连降于禁、斩庞德恐怕都做不到。即便如此,樊城仍然久攻不下,而徐晃一军突入,关羽就只能撤围。也就是说,关羽的威力,是被夸大了。所以何先生说,孙权偷袭南郡,只是捡了个便宜。没有孙权的背后袭击,曹军也能反击,关羽也会失败,只不过不会败得那么惨罢了。
我们可以对第一个大问题得出结论:
第一,襄樊战争是关羽发动的,刘备没有授权或授意,但也没有反对。
第二,关羽发动襄樊战争的原因,是胜利冲昏头脑,错误估计形势,以为可以再接再厉,一战而定乾坤;而刘备集团上下,则正如卢弼《三国志集解》引黄恩彤所言,是“但喜其胜,不虞其败”,放手让他进攻。
第三,发动襄樊战争,时机不对,准备不足,是错误的。
第二,刘备该不该让关羽都督荆州?
首先,关羽忠诚,这个不成问题
。其次,关羽能干。自从刘备起兵,南征北战,不管在什么时候,不分兵则罢,一旦分兵,一定是自己带一支部队,关羽带一支部队,可见其有独当一面的才干。
第三,关羽在行。守荆州,是要能带水军的,偏偏关羽就能。当年刘备败于长坂坡,就是靠关羽率水军接应才脱离危险。关羽本是北方人,居然一到南方就能带水军,也可见其能干。忠诚,能干,内行,这样算下来,刘备入蜀,要留一员大将驻守荆州,还真非关羽莫属。
但是,关羽的性格有问题,那就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爱戴高帽子。
当时的荆州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关羽显然在政治上不是孙权和曹操的对手。
第三,刘备集团为什么听任关羽孤军奋战不去救援?
三个字:“想不到。”
谁也没有想到,历来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刚刚在樊城大破曹军,威震天下,差一点就逼得曹操迁都的关羽,竟会兵败如山倒。曹操没想到,孙权没想到,刘备难道就想得到?应该说也想不到的。何况刘备比曹操和孙权更加想不到。因为他实在想不到孙权和曹操已经暗中勾结起来,吕蒙和陆逊竟然会两路出兵,白衣渡江,偷袭南郡,而且居然是迅雷不及掩耳。
荆州争夺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刘备痛失关羽和荆州。关羽是刘备的爱将,荆州则是刘备的命根子,刘备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年半以后,刘备东征,发动了讨伐孙权的战争。
夷陵之战或者猇亭之战是刘备发动的,结果刘备失败了,并在战后去世。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失败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孙权有备无患;
二、刘备一意孤行;
三、陆逊指挥若定。
第一点:孙权有备无患。
孙权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政治上做的工作,主要是积极靠拢曹魏。
孙权在作政治准备的同时也在作军事准备。据《三国志·吴主传》,七个月前,即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后,孙权就把自己的指挥部从公安迁到了鄂城(今湖北省鄂州市),改名武昌(不是现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并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
他不顾所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反对呼声,毅然决然移都武昌,并在刘备出兵之后,在长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线。可见,孙权一直在提防刘备。也可见,孙权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第二点,刘备一意孤行
对于刘备这时的一系列决定,包括他的东征,也包括他的称帝,当时是有不少人表示反对的。比如前面提到过的费诗,还有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便都不赞成刘备称帝。反对东征的则有翊军将军赵云和从事祭酒秦宓。
刘备为什么要东征呢?
一般人都说是要为关羽报仇(包括《三国志·法正传》都说“复关羽之耻”),或者是因为愤怒。这是靠不住的。
为什么呢?
第一,像刘备这样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人,是不会感情用事的。
第二,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自己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后主刘禅所为。
第三,刘备起兵时,关羽已经死了一年半,哪里还会情感冲动?只能说是既定方针。
刘备伐吴,原因有三:
第一,关羽和他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此仇不可不报。
第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刘备作为弱者,必须以攻为守;而曹魏太强,能攻的只有东吴。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荆州非夺回不可。前面说过,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岂能任凭孙权夺去?此为原因之三。
第三个原因——陆逊指挥若定。
陆逊很清楚,刘备来者不善,必须沉着应战。他对将领们说,刘备亲率大军顺江东下,来势汹汹锐气正旺,而且凭借高地据守险要,不是轻易能够击破的,大获全胜就更难。如果出师不利,影响全局,问题就严重了。不过,蜀军是山地行军,难以施展,拖久必成疲劳之师,我们不如静观其变。
他下令大步撤退,把这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都让给刘备,自己坚守在猇亭前线,拒不应战。刘备无奈,只好命令蜀将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
蜀军顺江而下,来势汹汹,恨不得一口吞了东吴。然而,他们来到夷陵、猇亭前线时,却被吴军死死地堵在那里,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决战的机会。再加上运输困难,给养不足,天气渐渐炎热,蜀军的斗志越来越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这时,陆逊宣布,反攻的时机到了。
刘备到达前线后,就命令部队从巫峡到夷陵连营,立营数十屯,绵延七百里。据《三国志·文帝纪》,当时曹丕就断定刘备必败。曹丕说,刘备不懂用兵啊(备不晓兵)!哪有连营七百里还可以抵抗敌人的?
陆逊说,他当初最担心的,是刘备“水陆俱进”。没想到刘备放弃了这一有利条件,反而让水军上岸,在山林之中安营扎寨,还连成一片。这就等于把自己置于败军之地。所以,陆逊搞了一次火力侦察后,办法就有了。
陆逊的办法也很简单,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过的——火烧。
陆逊说,夷陵是战略要地,也是我们东吴王国的西大门。这个地方,容易占领,也容易丢失。一旦丢失,不仅会损失一郡之地,就连整个荆州的安全也会变得十分堪忧。因此,这场战争,不能失败,只能成功(今日争之,当令必谐)。这就是陆逊成功的第一个原因——高度重视,志在必得。
陆逊又向孙权陈述了刘备的三大弱点。一是刘备违背常规,不守巢穴,劳师远征,这是自来送死;二是刘备征战一生,败多胜少,由此推论,这回也不足为虑;三就是他的“舍船就步,处处结营”了。因此,陆逊请孙权高枕无忧,静候佳音。这是陆逊成功的第二个原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第三个原因是“沉着应战,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