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意义,是让幸福可翻阅。
2024,我的足迹踏过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山西、新疆、江西、安徽、江苏九省。行程万里。“读万卷书”没做到,“行万里路”今年算是有了交代。
大部分的旅行,我都是不做计划,临时随心随意的。但随意里隐隐的也有心迹可追寻。归纳起来,我爱好的旅行大致有三类:禅旅类、文化类、自然风光类。
禅旅——看自心风景
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很好玩的事,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今年的第一场出行跟最后一场出行都是禅旅之行。
一月份是在广西桂平参加了为期七天的禅修,十一月的云居山、九华山、栖霞山之行也是一次纯粹的朝拜之旅。禅旅之行也是归心之旅。心回归了,一切都各住本位,生活也变得云淡风轻、从容自在了。懂的人会懂,不懂的人会认为玄。哈哈,我希望明年增加一些禅旅行程,更“玄”一些。老子说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嘛。领略众妙,岂不是人生大乐?
文旅——领略中华文化多姿多彩
云南、山西之行,享受的是文化的大餐。同属中华文化,然地域不同,古建、文物、民俗呈现的色彩完全不一样。这些不一样,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国语》里有句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不同的事物合和,万物才可生长发育,如果相同一致,就无法持续发展。”
建水的朝阳楼、文庙、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已定格成我脑中的黑白照片,留存在了记忆的深处。
山西的省博物馆、大同博物馆,五台山的佛光寺,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雁门关,王家大院,平遥古城,无一不是大手笔巨作。深深震撼了我,冲击波至今还在,现在去图书馆,我会在历史、文化馆浏览相关书籍,也藉由这些书籍,慢慢走进山西古建文物承载的文明世界。“你的世界,因为你走过的路而变得更加宽广、明亮。”我对这句话有了深深的认同和体悟。
自然之旅——看江山多娇
广东阳江的大海,六盘水的高原、草地,新疆无垠的沙漠、草原、雪山,都是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流连其中,用明代袁中道的话说:“山水,可以涤浣俗肠。”唐代诗人杨炯的《西陵峡》里有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的诗句。说山河如果有灵性,会在千百年来找到真正理解它的人。
虽不敢说自己是山河的知己,但我以为:对风景的悠然神会,全心品赏的时候就是人生最有情韵的时刻。而我幸运地拥有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时刻——在大海边,在草原上,在溪流旁,在荒漠里,在雪山巅……
翻阅照片,复盘2024走过的路,整理成文,让幸福再一次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