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路,不只一条——致启明星教室家人的第七封信

亲爱的星爸星妈,可爱的启明星:

仙人谷看到云雾缭绕般的仙境

上周我们通过零碎时间又共读了一本4万8千字的童书《火鞋与风鞋》。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概如下:

鞋匠的儿子迪姆又矮又胖,家境又差,他苦恼地和父亲倾诉:“要做另外一个男孩子”。父母亲决定在他生日那天借送他生日礼物之机——一双童鞋,一个背包—— 让他跟随父亲漫游,于是一个古老的母题又一次重演,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在与陌生同龄人的嬉戏中,在与大自然(动植物)的接触中,火鞋迪姆在风鞋爸爸的每一个故事中,爱上了这个叫迪姆的自己,不再害怕小伙伴们的嘲笑。每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完美,无论是谁,然而呈现的方式却不同,有的外显,有的则内显。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我们会懂得用理智的心态去平衡自己的优缺点。可是,当我们还年幼时,一切又该怎么办?幼年的自卑抱怨会像那个装在瓶子里的妖怪一样,一旦释放便无法想象,而这个打开瓶塞的不是别人,正是成年后的自己。书中的小迪姆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终于勇敢地走出了那堵墙。
在这本书中,承担漫游过程中辅助主人公角色地是他的父亲,不仅是他旅途上的陪伴者,作者更为巧妙的借父亲讲故事这一生活中的平常事件作标志来一次次增加他战胜困难的勇气。这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作法,《火鞋与风鞋》沿用这种结构来增强教育性父亲通过娓娓道来的讲述,抚慰了孩子不安的心,尽管目的显而易见,但比起刻板的教训和命令,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个弯下身来和孩子交流的成人形象。

《火》其实是一篇教育意味极强的作品,讲到了一个人应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敢于接受自我的过程。

借助一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认识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像迪姆一样,我不喜欢父母给我起的名字,自己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听到同伴的嘲笑与指责会生气、难过……这些问题经常上演在教室里,把这个故事带进教室,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像迪姆一样发生改变。(回想起我们的小时候也可能是这样的)

潺潺流水,引人注目

周三时轮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室内课。看各种轮滑小视频,视频中的轮滑者都是玩到最高境界的。孩子们嘴里一直在发出“哇!哦!哇塞!!!”经过轮滑老师的讲解,我也是大开眼界,孩子们看到这些就不觉得是只要玩玩就行。如果真的喜欢轮滑的孩子这个时候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轮滑课上孩子们所呈现的是:老师,我会滑了,不愿意听轮滑老师讲规则,我只要滑得快就很满意了,就是赢了……这个时候孩子们所处的问题就是“我要的是葫芦”,他忘记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专业视频的嵌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教会孩子不做井底之蛙。

又带来了以色列共性思维棋。这个对孩子们来说又是一项挑战(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没有听明白,看了孩子们下过几局之后才看明白)。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好几个孩子的小脑袋转动特别快。赢的方法有很多个,需要你找出共性。很烧脑。(建议我们的父母带孩子看看《最强大脑》)

今天期中考试,静下心来做题,认真检查,不留遗憾就是交给自己最好的答案。

金子美铃之春诗歌结束,我们可能在五一假期前举行一个小小的展示会,等着您来聆听!!!

本周上课时间六天。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启明星教室守护者                                                  2018年4月23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