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五年级小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在地球的另一端,那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小学的?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们去了趟澳洲,和过去的旅行不一样,这次把孩子送进当地小学插班上课。
两周过去,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焦虑了?
正如北野武在《真相凶猛》这本书里说的那样:“孩童时代需要的是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啊。到处跑着追虫子、青蛙,玩棒球、摔跤的游戏,小孩子可以从中学的东西太多了……但实际情况是,小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放了学还得参加各种培训班……”
中国老母似乎得了一种让孩子去玩就焦虑的病。
焦虑孩子没得玩,童年不快乐;焦虑孩子只顾玩,输在起跑线。
此行更像是去治病的。
如果指望孩子的这趟游学之旅有啥突飞猛进,估计要失望了,毕竟最大的收获是玩。
但我相信他们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就像四岁的弟弟狠严肃地对我说:妈妈,我回去要好好学习英语!
学 校
我们游学的地方叫Noosa,位于阳光海岸地区,对於布里斯班人来说是美丽的原始花园。
孩子插班的是当地一所公立小学,第一天去学校,大家都有点发懵:那么小的门,就像家里楼道的单元门……
事实上这所学校从1875年至今已有144年历史,随着我们走进学校的脚步,谁都想不到,里面有着大片大片的草地和球场,层出不穷的游乐设施伴着苍天大树,到走的那天,孩子才告诉我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去绕了几次竟然都没有看见,这学校到底还有多少秘密基地?
游乐设施是按年级划分的,高年级的同学玩的难度也高,哥哥最喜欢爬钢索金字塔,当我们看到专供一年级小朋友玩的沙池的时候,有点呆住了:这不是幼儿园的项目吗?
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除了感叹学校环境,澳洲小朋友的上课状态也让人唏嘘,有席地而坐的,像开圆桌会议的,上课时候也没有讲桌,老师和同学们混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每个中国孩子都配了1-3个澳洲buddy,我上网查了一下,是密友和搭档的意思。之所以出现3个buddy,校长解释说因为澳洲小朋友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报名。
亲爹看了照片之后,悠悠地说了一句:中国小朋友都戴眼镜,澳洲小朋友都不戴眼镜。
午 餐
学校有小食堂,供应午餐。
孩子们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忙活着点餐,对照着菜单把第二天要吃的写在午餐袋上,算好需要多少钱放进袋子里,又是英文又是计算的,俩妈不禁感叹,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啊!
去到学校把午餐袋放到食堂,到饭点再去拿,食堂小姐姐已经把吃的装进去了。
在学校吃两顿:11点吃little lunch,1点吃big lunch。
我的吃货儿砸一般先来个玉米棒(抹黄油用锡纸烤的),再来两块椰蓉曲奇,其他还有蒜茸面包、冻西瓜(真的是冻成冰)等等。
大午餐选择就更多了,每天都有特餐,周一是鸡块加酱汁,周二炸鱼薯条,周三寿司等等,特餐之外还有各种小食沙拉等,包括鸡柳爆米花果汁薯片果冻杯……也可以现点,学校的餐点价格比较便宜,感觉是贴钱运营,学生也有自己带饭的,丰俭由人。
每天都抓紧时间吃饭,吃完抓紧时间玩。
每天放学回来,说起午餐都眉飞色舞,感觉儿砸完全奔着这两顿饭去的学校。
上 课
养男孩和女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大概是彼此分开一天之后,女孩的妈妈知道学校发生了什么上了啥课,而男孩妈妈是看女孩妈妈朋友圈知道昨天上了食物科技课,看了签字单知道明天要上自行车课……从他的洋洋自得的样子知道数学小测得了100分,突击审问之下知道了语文课听不懂。
毕竟,儿砸回来第一句话是“我饿了”,吃饱之后说的是“我要去游泳”,蹦床完了会说“我们去河边吧”,让他帮弟弟找鞋,却拉着我去看新发明“沙滩保温堡”……晚上两个男孩都问了一通,答案是“学校很好玩,东西很好吃,你还想知道什么”?
大概都知道了。自行车课不单是带孩子骑车郊游,还讲解运动知识,音乐课教了弹吉他,地理课老师抬着地球仪讲解,午休时可以去图书馆,程度跟不上的孩子老师会单独补课……
实践课比较多,短短两周时间,外出了好几次,校长还带他们去游船河,讲解noosa历史,海边一日游……
澳洲这边一节课时间比较长,分三个时段上课,9-11,11点半-1,1点半-3,中间穿插小午餐和大午餐,他们基本都只花10分钟来吃东西,得抓紧时间去玩。
学校最大的吸引力应该就是好玩吧,放学戴着一顶奇怪的帽子回来,一直舍不得摘,那天校长带着孩子们做了手工。
接 送
虽然澳洲地广人稀,但他们好像没有接送孩子的烦恼。
校车每天早上8:10分准时靠站,等车的站台就在我们小花园外面,1分钟可到。可是孩子们8点差10分就背包书包站在客厅里摩拳擦掌。放学时间是下午3点,公交车站台等孩子就行。回来就叨叨今天上课比昨天能听懂多了,吃饭想多点一样菜都要纠结,因为要抓紧时间去玩。
在家磨蹭的孩子,在澳洲上了深刻的一课:没有赶上校车。
和刚来那几天8点差10分就背好书包等着上车的状态相比,这一天确实有点懈怠了,晚了一分钟,孩子们就深刻地体会到,这个世界不会等你。
9点上课,之前的时间可以一直玩,虽然最终顺利到校,但磨蹭的结果是今天没得玩了。
作 业
3点准时放学,没有作业、没有作业、没有作业……SO,接着转战蹦床沙滩游乐场河边逗海鸥和鸭子……
不仅去插班的中国孩子如此,澳洲小朋友也差不多是这样的状态,据说每周的作业大概就是两三页纸。
孩子的书包几乎是空的,他们可以把回家用不到的书(几乎都用不到,因为没有作业)放在课桌里,书包的主要功能是背午餐袋和钱,还有户外活动的帽子。
不过这种没有作业的状态让老母亲有点为澳洲孩子焦虑,聊天时已经不自觉地提到:澳洲孩子的工作恐怕早就预留好了吧?他们是不是没啥竞争?
同行的妈妈偷偷翻了翻孩子的作业本,发现密密麻麻记满了好几页,她终于放心了:还是学了点东西啊!
而我家哥哥,放学回来说学校图书馆有两本书太好看了,让我给他买,并坚持淘宝搜了一下。我也放心了:看来你去学校不仅仅是去玩的。
放 学 后
酒店前台3点就下班了,河边到处是对着夕阳野餐的人们,户外野餐桌还铺上了桌布,高脚玻璃杯里装着红酒,爱人就在身边。
孩子也是3点放学,考虑到5点多就天黑了,放学后争分夺秒去海边冲浪,刚下过小雨,赶上最后点点彩虹。虽然风吹得浑身哆嗦,三小孩还是义无反顾冲到海里。
其实宅在酒店也是很好的安排,娃并不在乎去哪里,对他们来说,无处安放的并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蠢蠢欲动的荷尔蒙。
酒店是公寓式小别墅,两层小楼两家人share三个卧室,每天早餐的时候,都有不同的鸟隔着玻璃往里瞅,阳光撒在树梢。
我们住的酒店就有三个游泳池一个电玩室一个超大蹦床以及一个游戏架,娃完全不愁玩的。
澳洲人深谙释放孩子荷尔蒙之道,这里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playground,放学后娃们就都开始花式跳跳跳,学校学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刻母慈子孝,回家随便给盘什么就吃个底朝天。
每天7点,哥哥们开始做(国内)作业的时候,弟弟倒在床上一秒钟就睡着了……
兴 趣 班
娃放学后体验了帆船课,如果有时间的话,真想每天来上。
其实澳洲也是有兴趣班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以掌握户外运动技能为主,算是玩的升级版。
和其他妈妈聊天,才知道人家放学后有找游泳教练的(澳洲游泳国际有名),也有连续上帆船课的,有学网球、学冲浪的……其实这也颇澳洲的,当地人在尽情玩乐上一点都不含糊,毕竟在澳洲这样的地方,没有点兴趣爱好,无法抵御岁月漫长。
对于水上运动,这里的local们情有独钟。海边冲浪跳伞,河边摩托艇帆船舢板,壕们自家门口就有船位,没有的每天用汽车把船拖来拖去也不嫌麻烦。
Noosa河边最好的时候来了,大叔组在把瑜伽垫铺在草地上,甩着壶铃,大妈组坐在树下做手工,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摇摇晃晃地走着,火鸡也飞到树顶,想象自己是只大雁。
在Noosa的日子,大概是我能想到最惬意的遛娃方式,那俩货不但不找我,好像也不饿,从超市采购的果汁、苹果、薯片、法棍……大部分都是我消耗掉的,好玩的事情那么多,喊他们过来吃一口,像是耽误超人去拯救地球。
(本文作者:2019年暑假陪伴游学的昆明妈妈郝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