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几点经验,关于和银行打交道的正确姿态。
01窗口业务需求的高效满足方法
其实很多传统业务,现在都可以由机器代替办理,每个网点基本都配有ATM区,小额的存、贷、转可以在那里实现。如果不会操作,可以咨询专区服务人员。
有时专区的保洁人员也是很好的求助对象哦。
此外大厅里配有智慧柜员机,开户、查流水等等很多业务需求,机器柜员都能满足。一般机器旁边会有专人指导。
只不过,由于有规定不能代客操作,所以如果他们光指点,不动手,请理解他们。看到你拙手笨脚,其实他们更焦虑。
剩下极少数复杂的业务,比如大额存取款、转账,贵金属购买,对公账务处理等,就需要去窗口人工办理了。
进去营业厅首先排队叫号,这里有个细节,很多银行的号码先后顺序,是与客户在该行的资金多少挂钩的,资金多的会优先被叫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取号后等待了好久,比自己晚去的人都办理业务了,还没轮到自己原因。
其实,你是VIP客户,还是普通客户,在号码小票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在常去办理业务的银行,多存款,多买理财,增加资金持有量。另一个是,如果确实需要紧急办理业务,直接找营业厅的大堂服务人员,让他帮忙疏导。
最后温馨提示一句,无论办理什么专业,去银行一定要,带…上…身…份…证。
02 如果你有贷款需求
有两个渠道可以帮到你。一是直接去就近网点,找对公客户经理或贷款科室咨询。二是到后台个人贷款或对公业务部门找客户经理咨询。
在贷款条件和流程方面,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门槛相对较低,四大国有行各方面规定比较严格,流程较繁琐。
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发展业务是必须的,为什么有的银行严苛,有的银行宽松。这其中必有其业务发展的定位和战略需求在里面。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的,必然更严谨。
至于选择哪家银行,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见仁见智吧。
03 如果你有理财需求
先看看自己的理财资产在哪个层级。至少百万以上的,就可以考虑享受私人银行待遇。现在,各行都设有专门针对高资产客户的理财部门。具体要看他们对私人银行客户的评判标准。比如有的行会设定三百万的起步标准。
如果百万以下,直接去网点找对私客户经理就可以。
目前大部分理财产品几乎都不承诺保本,种类也五花八门,仔细研究后会发现,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利率高低稍微有所区别以外,大部分产品在一方面强,在另一方面必然相对弱。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理财收益高的,期限必然较长。收益高期限还短的,必然风险等级较高。
总之遵循一点,收益总是和流动性成反比,和风险程度成正比。
一般客户经理会推荐多种资产配置给你,目的就是要风险分散。
而且有很多理财产品都是需要有长期持有耐心的,比如基金,国债等。所以如果你完全不准备长期持有,索性别买,短期不但不盈利,还可能亏损本金。
什么算长期呢,虽然银行术语里有规范标准,但我觉得,至少至少也得持有一年以上吧。
说句题外话,理财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重要技能。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多花费一些心思在理财学习上面吧。市场如此开放和多样化,只要用心,总可以发现符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
只是,无论如何,不做亏本买卖。无论如何,不买自己完全不懂的产品。这也是很多明智之士达成的共识。
最后,理财有风险,买入需谨慎!
04 如果你有其他业务
以上是我们惯常遇到的情形。除此以外的任何业务需求,有个兜底方式,就是拨打各行的专用热线,比如95599,95533等等。
还有一个锦囊,就是关注各行微信公众号、官网、手机银行,很多问题那里会有答案。
05 维权的正确方式
与银行打交道,难免发生想投诉的情绪。尽管作为一名银行小经办,我是极不愿意看到投诉这种事情发生的。
但同时作为银行客户,告诉你三个可以有效投诉的渠道。
拨打网点公告牌上公布的投诉电话。
向当地人民银行的消费者保护办公室投诉。
向当地银保监局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
但我还是想叮嘱一句,如果是自己纯情绪因素导致的问题纠纷,还是不要投诉的好。出来混,都不易。
你对世界的态度,就是世界对你的态度。不如宽容处世,看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