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
如果用一种颜色代表死亡,应该是黑色吧;与“死”连接在一起的应该是:悲伤、痛苦、难过、沉痛、哀伤这些词语吧!
前些天写了篇小文《假如,就这样死去……》,刚发布,朋友发信息过来:“你神经了,写的啥?”
姐姐晚上九点多打电话给我,小心翼翼问:“你睡了吗,在干啥?”
一位闺蜜留言:“跟着这篇文章,我也体验了‘死’,让我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亲爱的,关于“死”,我真的想了很多次,但每次止步于我不能死,具体因为什么不能死,我没有深究,因为缺乏勇气。
白岩松曾不止一次感慨说,到了中年就不得不思考了,青春一去不返,前方依稀看得到死亡的影子。
中国人忌讳谈论生死,但人生是一条单行线,谁都无法阻拦,不思考死亡的问题便不会活得好。外国先人很聪明,早就说过“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真把它参透了,道破了,你活得才好呢。
当这个念头又冒出来的时候,我想,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了。
儿子八九岁的时候,经常问我一个问题:“妈妈,咱俩会死吗?我不要你死,我也不想死,可我一想我们都会死,我就会很难过,就会很害怕。”
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恰好有朋友推荐《天蓝色的彼岸》一书,一本温暖有爱的死亡笔记。
二、哈利的死亡旅程
作者艾莉克斯·希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哈利因车祸去世,死后仍然有心愿未完成,牵挂着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所以无法到达天蓝色的彼岸。后来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和他们做出告别,表达自己生前未来得及说出的爱。然后和阿瑟一起毫无遗憾地奔向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的轮回。
哈利在车祸前和姐姐雅丹发生争吵:“我这次可真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雅丹回敬:“如果你死了我高兴还来不及。”他为发出的狠话而内疚,他无法想象自己死后姐姐会有多难过,他想回去跟姐姐道歉,告诉姐姐那不是他的真心话。他还想回去看看爸爸妈妈,看看最好的朋友,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
哈利化作幽灵偷偷地回到学校,看到教室后面整面墙用来怀念他,所有同学都在上面留了言,就连死对头都留言说喜欢哈利,并发动大家为哈利在校园种了一棵树。哈利看到老师同学,多想重回以前,能跟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爸爸妈妈为哈利突然离世痛不欲生,姐姐因为曾经说过的话懊恼万分,哈利看着痛苦的家人,一遍又一遍大声呼叫他们,并一遍又一遍说:“我爱你们,我爱你们。”可惜他们听不到,他唯一能做得就是集中所有意识竭尽全力用笔写出想说的话来,跟姐姐说:“原谅我,雅丹!”
他不舍,但他还是要离开人间,去往天蓝色的彼岸。最后,他深情地呐喊:“再见,妈妈。再见,爸爸。再见,雅丹。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大家。我爱你们所有人。我非常、非常、非常爱你们,比我能说出来的还要爱。”
三、拥抱一切
每次看到最后一句话,心有温热,眼泪打湿眼眶。有多少爱我们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有多少伤害并不是我们的本意。
小说写的关于死亡,但并不凄凉,小说通过充满哲理的语言,唤起人们内心美好的感情。从阿瑟妈妈口中,哈利知道了天蓝色彼岸的真正意义:它代表落叶归根,旧的成为新的一部分。死亡的终点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奉献。
作者通过哈利揭示生命的真谛:生命是短暂而美丽的,每个人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抱怨,活着就是美好!
活着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面对无数个问题,好的坏的;活着的每个人身边充斥各种样子的人,喜欢的不喜欢的;活着就是度过一个个难关,跨过去和跨不过去的。
正如文中所说“我并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我能在坚强的时候坚强。因为明白,有些时候,必须坚强。”
四、向死而生
庆祝奶奶百岁请的戏子,脸上画上红红绿绿的油彩,戏服身上一穿,生旦净末丑,唱尽悲欢离合,经历百回千转,不问台下几人,不问掌声多少,这也是一种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