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那年寒假老爸老妈给我买了一辆没杠的自行车。老家人都叫女士自行车。
20年后二姐提起来说小时候她也想要,结果没赶上,给我买了。
那年冬天,老爸老妈老早出发去县城买新自行车了。我和姐姐在家盼了一天。时不时跑出去看看,望望远处是否有他们的身影。看着电视焦急的等待着。那天的电视似乎也不香了。
直到天黑的时候爸妈终于回来了。我们喊着爸爸,妈妈回来了,眼睛都齐刷刷的往新车上瞧。连忙凑上去围着那个新自行车转了二圈,摸摸车把,摸摸车座,你想试一试我也想试一试,后来决定轮流蹬了几下。
这款小车对比二八杠来说,确实轻便不费劲。爸爸把它推进柴房。晚上吃完饭,我想骑一会,溜进柴房。谁知老二强先我一步已经在车座上坐着了。“姐,让我骑会”,“我刚坐上,屁股还没暖热哪”。“一替五分钟”。就这样我俩轮流坐在那蹬一蹬。(外面的雪地还没融化玩,推出去会弄脏的。)突然,老爸推门进来了。看见我俩他一怔,想必是猜中我俩的心思,不过什么也没问,只说找东西,空着手又出去了。
出柴房门听到老爸说,“早知道多买一辆,孩子们都很喜欢。”,老妈说,“家里还有两辆大杠,扔了可惜了。”
…… ……
从那之后,班级车辆内务检查再也没有给我扔沟里。只不过不知道为啥拔气门芯的次数似乎多了。
外面的包装舍不得去掉,直到泡沫都掉了。我突发思想找了几张天方方便面的塑料袋包装给它包了起来。又是下了几天雨,门口的泥泞路能拌成桨了。我骑了2下,确实没有大杠卡泥。可看到前边的泥巴沟我又犹豫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新车。弄上泥我不得心疼半天。定睛一看,前边有个和我一样心思的。只见他两只脚踩在泥坑里,抗着小车往前一歪一滑的走着。说干就干,我也学着他的样子扛起来。走走停停,扛的肩膀疼,直到柏油路上。
现在回想年少的自己,究竟是车驮人,还是人扛车哪?
答案不得而知,少年有少年的想法,有少年的做派。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