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小小毛是有情绪的,她说不想上学,倾听了原因大概还是跟朋友交往的问题,内心缺乏自我认同感和力量,我知道这是个问题但是没办法给她一个好主意。接下来的刷牙,洗脸,吃早餐都带着情绪各种不愿意,最后因为不满意我给梳的辫子大哭一场。
允许孩子自由的真实的表达情绪,本身是一种疗愈。
小小毛情绪宣泄过后内心恢复了宁静,牵着她的小手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们都知道今天肯定迟到了。远远的看见幼儿园大门已关上,她迟疑了片刻还是继续前行,在靠近大门的地方我们照旧互赠了对方魔法亲亲,然后她一个人走上台阶,走了一半背对着我,挥起小手道再见!那时,孩子的背影成了我心头的一道风景。走了一半她透过玻璃镜面看到站在原地的我,又回过头来大声说“妈妈,回去吧!”
下午接小小毛放学回来,看她有点困倦,于是问她“你中午睡着了吗?”回答“没有,我睁着眼睛一直想妈妈…”没想到孩子会这样回答,如果只是哄哄我,也很开心!如果真的是因为思念妈妈在幼儿园睡不着,那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得多难熬啊!
临睡前,小小毛主动要求给爸爸视频,视频拨通等待中,一个人又钻被窝里有点失落,嘀咕着“可能没人接听…”幸好很快接通了,孩子一直重复着一句话“爸爸,你唱得好好啊!”原来是睡前儿歌打卡群里听到了湛哥昨晚的录音,所以要亲口告诉爸爸这件事,表达对爸爸的欣赏!可惜,重庆宿舍网络太差,小小毛重复了七八遍,湛哥也没听见,难得是孩子仍然保持着耐心一遍遍重复,就这一句!我果断把视频断掉,重新连接后湛哥用了移动网络,信号顺畅,接通后孩子又重复着好好好的话“爸爸,你唱得好好啊!”这次终于听清了,爸爸喜逐颜开,我也如释重负(在湛哥听不清小小毛重复着的这句话的时候,旁边的我接近失去了耐心),小小毛呢?
她好像刚刚放下一件事又转向另一件事,对着视频里的爸爸,定定的说:
“爸爸,我好想你!”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可是,你回来又会很晚很晚,路上还会堵车…”
是的,爸爸因为工作总在出差,离开又回来再离开,上周五晚上到家已经是夜里一点多。孩子八点就从同学家提前回来等着爸爸,还很骄傲的告诉别人,她的爸爸要回来了!到十点多故事讲两遍了,实在太困等不了了,仍然在硬撑着,直到我许诺她可以先睡,等会儿爸爸回来一定会亲你,她问,会把我亲醒吗?我告诉她会的,小小毛这才放弃对瞌睡虫的抵御,放松了身体立马入睡了!当然,她是在第二天早晨醒来看见爸爸的。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那篇著名的绘本《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小兔子好像永远也比不过大兔子,因为大兔子的耳朵手臂都是那么长,跳得又高又远,还会用奇妙的语言。在作者的眼里,小兔子对爱的表达可爱幼稚有限,而大兔子永远都会比小兔子更多一点!
实际真是这样吗?我第一次产生了怀疑,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那只自以为爱的大兔子。可是当孩子的世界只有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眼里可能还有一场培训或是一封邮件;当她用最欣赏的眼光看待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在在意她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当她说想你的时候,毫无保留,让我再一次从孩子那里学习什么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