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11:30了,我还没有完成日更文。心里很着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先从早上发生的事情开始复盘。
早餐过后,我在电脑前开始修改前两天写作训练营的复盘作业。
因为小组长告诉我说,我的复盘文被选入了精选作业,要集合成册发表,需要我再次修改润色。
本打算一个小时就完成的修改稿,不知不觉用了四个小时。这样,就把我写日更文的时间挤掉了。
下午预约有事不能占用。
昨天和小伙伴约好,今天晚上瑜伽课,那就晚九点回来再写吧。
没想到,今天的瑜伽课老师拖堂。因为老师下周休假,多加了半小时的上课时间。回到家都快10:00了。
明天还有个朋友聚会,我承诺了给她们做蛋糕,不能爽约,于是赶紧去厨房做蛋糕。
一番忙碌,等把蛋糕胚放在烤箱里烤着,我回到书房已经11点了。
拿出昨天看过的书,准备写个读后感。可是拿着书看了又看,心急之中也想不什么感想了。
为什么我会错误预估时间呢?
这不得不说起一个熟悉程度的问题。
当我们在做已知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对时间的把握是可控的。
我们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时候,因为工作也经常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所以时间也是可控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去做重复性的、以前做过的事情时,我们的时间都是可控的。
而对于我们陌生的、不太熟悉的事物,我们必须留有足够多的时间,以预备发生一些特殊的情况。
侯世达法则告诉我们说: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预估时间要学会分辨任务的属性。
判断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如果是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各种意外。
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多的时间。
日更写作是我不熟悉的领域,也是不擅长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日更的新手,需要给日更留出更多的时间,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