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她说》是一部由赵薇发起人与监制的女性独白剧,其中《许愿》是由杨紫饰演的小雨,在26岁生日当天,倾诉妈妈窒息的爱让其崩溃。
这个妈妈因为孕期被出轨,用极端方式毁了丈夫,带着女儿单独生活,却以爱的名义控制并“挟持”了她的生活,让她痛苦到“如果可以,我想回到26年前,把自己杀死”。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的世界只有你”
如果一个人把整个人生托付与你,没了你,她就没有生活的意义,这让一个人滋生了自我感动的伟大牺牲感。
小雨妈妈在小雨成长过程中,就不断地强化这种牺牲感:她遭丈夫背叛,生活全毁,她的世界只有小雨,她把自己掏空,把原本与社会连接的所有世界,悉数毁掉,把所有的精力与“爱”都给了小雨。
这种牺牲感,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巨型大球。这个巨型大球,沉甸甸地压在女儿心头上。一旦女儿的表现不如她做出牺牲后想象中的回报重量,就容易产生失衡心理:我都为你牺牲了那么多,你怎么能不听我的话?你怎么对得起我?
小雨挣不脱,她只能被迫接受一切,努力地顺从妈妈:所有生活必须被妈妈控制,唯一的朋友都是妈妈买来的“眼线”,大学和工作阶段,也无时无刻接受妈妈电话轰炸,因为一旦不接电话,就打电话给她身边的人,直她接为止……
小雨想挣脱以爱之名的牢笼,她感到窒息,她想呼吸一点自由的空气。那可是千斤重量爱的“大球”呀,代表母亲“血淋淋”的牺牲感,如何能轻易挣脱?
她也不敢挣脱,因为她没有办法想象,妈妈没有了她该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
她的世界,原本还有诗和远方,还有斑斓的色彩,还有无限可能…但是因为妈妈的牺牲,她的世界很单一,只剩下只有妈妈。
谁也不是谁世界里的唯一!以爱裹挟,往往留下的“爱”都是带血的…
“你必须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自己的人生毁了,小雨妈妈对完美人生追求破灭了,她开始把塑造完美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小雨身上。
小雨必须是完美无瑕的,如何才是“完美无瑕”,这必须由她来定义。
于是,小雨妈妈开始了对小雨疯狂的“塑造”。小雨说:“从小到大,只要做错了一点事情,就对我破口大骂”。因为她要求小雨“每一秒,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她想象的样子,那个完美的样子”。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从一出生,就被父母安排好了一辈子的路,活成父母眼中最完美安稳的大赢家。
其实,孩子并非为你而来,她只是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她的世界,她应该自己去探索、去感受、去创造,而不是被谁死死地箍住,成为谁的世界里被雕刻而成的木偶。
生命是活泼的,动态的!她,不应该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她愿意成为的样子。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句话,并不陌生,遭背叛的女人总是忿恨地怒吼出这一句。
小雨的妈妈,不是一时不忿,而是长久地反复地强调给小雨听,并身体力行地疯狂报复“这个出轨的男人”,让他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对丈夫的恨,让小雨妈妈“从小就灌输小雨不要早恋,不要谈恋爱,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可是到了适婚年龄,小雨妈妈却又突然催婚催生。小雨却绝望地说“因为你,我这辈子没有恋爱的打算。”
她从小目睹母亲因恨而产生的扭曲狰狞,对男人对婚姻,早就没向往期待之情。
原生家庭给人的烙印,大多数人都是逃不掉的。一个人做错,不代表整个群体都有可谓的“原罪”。
自己遇到渣男,婚姻不幸,不代表这就是世界的真面目。小雨妈妈以最极端的个人体验,塞给女儿世界上最极致的丑陋,从而让小雨对两性与婚姻,滋生了最深的恐惧。她说:“我没有爱人的能力,我也不敢。”
妈妈受了伤害,却又把这种伤害转为为“以爱之名”的新伤害,嫁接到小雨身上。毁了自己,又毁了小雨。
“他活该,但为什么惩罚我们?”
小雨爸爸最终因为患癌而死,小雨妈妈依然恨之入骨都说“他活该”
是的,他活该,可是小雨妈妈,正如小雨泣声控诉“妈妈,爸爸他是错了,可是为什么因为他的过错,你要惩罚自己以及我呢?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小雨妈妈本来是个受害者,但她这一生,都在不断地翻开自己的伤口看一看,还搅一搅,以至于这个伤口永远结不了痂,一直在流血流脓,痛彻心扉。
她痛,就用力过猛地活着,掩盖这种痛。甚至,不知不觉得把这种伤害,转移给无辜的小雨。
不要因为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因为自己痛彻心扉,他人也许丝毫未损。
放过自己,放下心魔,才是爱自己的表现。
女人!放过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