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学习次世代?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次世代。学习次世代游戏建模看这里
”次世代游戏“指在和同类游戏相比下更加先进的游戏,即”下一代游戏“。”次世代“是由日语原字”次世代“进入中国而来。字面上意思就是“下一代”游戏。和传统游戏相比,次世代游戏是把次世代游戏开发技术融入到现代游戏之中,通过增加模型的面和贴图的数据量并使用次世代游戏引擎改善游戏的画面效果。
次世代游戏制作流程:一个3D游戏角色的制作流程分为原画设定、模型搭建、贴图烘培、骨骼蒙皮、动画制作和引擎测试六个步骤,制作周期为一到一个半月。
一、次世代制作全流程
1、原画设定
通常每款游戏都会有相应的美术风格及美术标准,这将决定这款游戏的画风,所以说最开始的原画阶段很重要。
2、模型设计阶段
原画设定以后,会进行三维模型的制作,一般会先根据原画中角色的体型、轮廓制作角色模型的中模。中模更适合体现原画的基本特征。
中模完成后会进行高模制作,高模会将角色模型做得非常精细,包括很多人物细节,角色材质等,以表现角色的细节特征。
在高模制作完成后会制作低模,低模会根据高模减少面数,尽量保证角色轮廓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优化,由于在手机游戏运行中需要考虑性能的问题,因此游戏使用的实际上是低模,在精简面数同时要合理布线以及方便后续角色动画的制作。
3、拆分uv
低模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对模型拆分UV贴图,UV贴图通常是指贴图对应模型的坐标。当我们将3D的模型拆开,变成2D平面时,每个平面对应3D模型的具体位置都是通过UV进行计算的,UV能够使贴图在精准的对应到模型表面。
uv的拆分方法有很多,就不一 一列举了。然后拆分uv有几个注意事项。
(1)UV不要拆得太碎
现在市面上有部分软件已经非常智能,如果拆的太碎,边缘磨损没办法显示出来。
(2) UV切割线放在较为隐蔽的地方
切割尽量放在看不见的地方,若切割线放在明显的地方,会影响到后期的贴图效果。
(3)图像大小要一样
尽量每个UV的图像大小要一样大,因为UV的大小影响到贴图的分辨率。如果有部分UV像素大,有的像素小,这样制作出来的场景或人物会有部分清晰,部分模糊。
(4)摆放要合理
UV的摆放要合理,尽量节省空间。因为这将决定以后贴图的像素和质量。
4、贴图烘培
拿家具来类比,贴图绘制就是给模型的每一个面上色抛光喷油漆的过程。拆分的三维模型在通过各种微调、细节优化后,便开始了贴图的绘制,这也是游戏美术风格、角色美术细节体现的部分,除了要用到大量的高清素材,还会需要设计者手绘进行原创制作,次世代游戏则会结合以上的贴图,以达到更好的角色质感和表现效果。ZBrush是法线贴图绘制方法常用的软件。
5、搭建骨骼及蒙皮
贴图绘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游戏角色骨骼搭建,人体是肌肉带动骨骼,骨骼对人体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而游戏角色的运动是根据骨骼带动的。搭建骨骼才能对后续的动画进行制作。
骨骼搭建完毕就可以蒙皮了,由于在3D人物制作过程中,角色骨骼和角色模型是分开的,因此将肌肉和皮肤绑定在相应骨骼上,保证骨骼运动的时候对应的部位会跟着运动的过程叫做蒙皮。
6、动画制作
蒙皮完毕后,会根据游戏中的需求进行动画制作,制作过程会比较严谨,除了要反复检查参与活动的皮肤与骨骼,还需要删除不必要(多余)的骨骼,要严格按照动画流程来制作。通常一个骨骼往往会用在多个对象上,所以绑定的过程往往比动画制作本身更加重要。
7、导入引擎进行测试
等所有模型和贴图都完成制作后,就可以导入到引擎里了。将贴图连接到对应的节点上,根据灯光对材质的质感开始进行参数上的调整。到最后这步里,次世代游戏角色建模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二、如何入门学习次世代游戏建模
次世代多是运用3D Max以及Zbrush软件进行次世代高模的制作,但走次世代,maya、Photoshop、zbrush是优先要学习的,随后就是3dmax。而且为了跟上时代,在以后的工作上必须要学习其他的大量地软件。
除了要学习这些软件以外,还要给自己的心态调整一下,确认自己是否真的要学习建模,如果只是一时兴起想学习我建议还是好好想一想;如果是已经想好了,就要做好一切克服困难的准备,毕竟学习的过程是很枯燥的,而且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可能你会有一瞬间想要放弃,当你一旦放弃了就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到最后还什么都收获不到。所以在决定学习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