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已经充分证明,一场重大传染病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
2019年中国的GDP99万亿,每天创造3000多亿的GDP。当疫情来临时,社会经济的速冻式隔离,每天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以百亿、千亿为单位的。
未来10-20年,一旦朝鲜半岛、东海、台海、南海、藏南五线中任意一点出现状况,潜在的敌对国家(联盟)如果先发制人地以类似手段进行战略打击,都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以极低的成本,就可以对中国产生重创。
未来国家必然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应对,这将是重塑中国各行各业的最大变量。
首当其冲的是医疗健康行业的重塑。
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医疗资源属于相对充足的,但是遇到大疫情,几乎需要全国医疗系统支援,侧面说明医疗系统供给不足,缺乏韧性。
国家下一步必然要增加对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医疗投入的占比。与之相关的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相关行业都将受到影响。
很有可能成立面向公共健康等重大紧急事件的响应体系,将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这意味着整合与重组。国家也很有可能建立卫生防疫部队建制。
同时各种能够深入社区的项目,包括乡村,帮助社会进行网格化管理的项目也将应运而生。相应的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将有更丰富的数据来源。
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将成为政府下一步工作重点,安全、防护、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手段都将提高应用率。
其次,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将加速各个行业的整合,部分在线上布局有所落后的企业将加速淘汰。
以西贝餐厅为例,西贝已经处于餐饮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但是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以西贝为样本,道出了餐饮业的具体困局:“即使贷上款发工资,我觉得撑不过三个月。”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算起,今天(2月17日)已经是很多餐饮企业关店的第25天,从疫情发展看,保守估计还要持续到2月底,前后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
每停工一天,就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包括房租、工资、贷款等各种支出。根据恒大研究院估算,2019年春节7天假期内,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受疫情影响,估算餐饮零售业2020年同期损失5000亿元。
不只是餐饮行业,目前线下大部分的商铺处于歇业状态,包括旅游业、美容美发业、线下教育教育行业、泛消费品行业都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地主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以万达为代表的商场也是受到较大冲击的。
1月28日,大连著名富豪王健林旗下公司宣布,将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实行1月24日-2月25日时间内的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也就是说减免全国万达广场的商户租金一个月,这一次王健林预计减免租金达到40亿元。
相对应的,全民居家隔离,对餐饮的需求一下子涌到了“买菜”和外卖,线上用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午夜抢单。
盒马属于阿里倡导的新零售概念下的新物种,实质上是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打通,到2019年底全国开店接近200家,单店营收2.5亿,其中线上营收占比超过60%。经此一疫,“盒马”的新零售概念将为更多的线下卖场所接受。
再者,线上服务线下配送,催生网络基础设施、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大发展,用户使用习惯因此改变。
今天我们是不得不居家办公,线上购物,原本很多人是不接受的。尤其是现在各大企业的领导都是70后,对线上服务还不是很接受,但是这一次,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做出改变,间接性的培养了全民的线上使用习惯。
要提供线上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是基础,在5G商业化的过程中,很多人还在质疑5G的实际使用价值。远超医疗、遥控挖掘机感觉还是为了5G而5G,现在看来却是一种必需。这将极大的加速5G的部署速度。
以线上办公、远程医疗、网上问诊、线上教育等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将在此大环境下加速发展。像腾讯会议、小鱼易联、网易云课堂、得到等都因此得到推广应用。
与线上对应的是线下的物流配送,其实经过多年的电商发展,我们的中国邮政、菜鸟网联、京东物流、顺丰快递已经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面向消费者的供销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是我们看不见的面向生产领域的物流还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整合5G等信息化技术,将对工业界带来深刻的变革。
一切偶然背后都是必然,这只黑天鹅将彻底重构中国的商业、社会、政务体系,中国各行各业将迎来一次结构性重组,实现超常规的升级。
个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