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城》是和《文化苦旅》同时代、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完成的。《文化苦旅》在九十年代便风行天下,我也曾拜读过,但直到最近才在一位文友推荐下买来这本书读。
本书作者是台湾学者赖瑞和先生。他是唐史学者,主攻唐代军事边戍制度,《杜甫的五城》是他循着历史的线索探访古迹而写的一部游记。一读之下,大喜过望: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旅游之书。
先说下对于这两部游记的感觉不同,《文化苦旅》读来就好像一位卯足了劲的演说家,酝酿好了感情,站在舞台上对你演讲;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旅伴,坐在你身边,跟你娓娓道来。前者,仿佛指着景点,大喝一声:全体肃静,待俺装逼给你看!——当然,不可否认,作者装逼也是一流的;后者则是跟你一起坐在一起,喝着小酒,讲他自己的关于旅游的有趣故事、见识见闻。
当然,赖瑞和先生偶尔也有装逼之处。例如,他初来大陆时,中国的旅游业还没有起步。他在旅行中处处注意到大陆人的“落后”,一再检讨自己穿得“太好”,用得“太好”,甚至有意穿得朴素些。不知今天再来,还有没有这种体验?赖先生也处处注意到国内双轨制的问题,当时在各个景点以及火车站上针对境外游客设置好多特殊待遇。
赖先生的旅游方式最得我心。他一直坚持乘火车旅游,几次大规模的大陆寻访之旅,都是乘坐火车跑来跑去。他乘坐过卧铺,在硬座熬过夜车(只有坐过的人才知道有多难熬);后来学乖了,坐火车尽可能午夜前抵达目的地。乘坐火车,既可以快速抵达目的地,也可以保持踏实地行走在大地上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就像有一次,我去广州出差,即使制度允许我乘飞机回来,但我还是选择乘坐高铁,领略8个小时在祖国大地从南到北的感觉。)也曾坐过公交车、拖拉机等到偏僻地区访古寻幽,不惧劳苦。
赖先生是一位历史学者。历史感比较强的人,行走在那些有历史感的地方,行走在那些在史书上熟谙已久的地方,往往历史与现实是叠加在一起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历史的维度,其次才是现实的维度。譬如在陇海线上坐夜车,他说:“在这条陇海线上,我一直处在兴奋状态,无法入睡。一千多年前,不知有多少军人、文人和赶考的士子,走在这同一条路上,到西京去。”(第58页)
在很大程度上,赖先生的旅行观和我一样,都是为了把历史文化落实到现实中去。此书的题目是《杜甫的五城》,五城指的是杜甫诗“五城何迢迢”中提到的唐代五座边关城市。现在,这些城市有的已经消失,也都不是旅游景点,但他选择了路线,乘坐火车一一经过,亲眼看到这五城的所在,才满足了自己的心中念想。又如探访昭陵。唐太宗的墓地在一个荒芜偏僻的山上,当时并未开发,他不惜雇车载着他赶到现场,切实知道“依山而穴”的真意才作罢。
《杜甫的五城》还有一份特殊的价值: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陆旅行,对大陆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乘坐火车观察大陆社会民众,不厌其烦地记载了他所见到的九十年代大陆众生态,这是习于大陆生活的余秋雨不可能关注的,比如说在卧铺补票施展伎俩中饱私囊的售票员(95页)、宾馆服务员的怠慢(104页)等等。他留下的大量图片也给我们留下一个难得的时代印记。
学者也有学者的可爱之处:有一次到了银川,他犹豫是不是看看西夏王陵,最后决定放弃,原因是他“不研究西夏史”,看过不禁莞尔。而且赖先生颇为贪杯,走到哪里都要喝点当地酒的。
关于旅行的意义,赖先生在书中也引用保罗福塞尔的话说:“游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主人翁是自由的,比一般读者自由,来去自如的。即使游记的主角被困在什么荒凉的小地方,游记本身骨子里还是在歌颂自由的。”所以,游记简直就是一首颂诗,一首自由颂。读到这里,不禁击节赞叹:自由,自由才是旅游的真精神啊!(原书310页)
读了《杜甫的五城》,我知道下一步我要怎么开始以后的旅程了:主题旅游。他是唐史学者,围绕着唐代史迹行走。我是研究宋史的,宋代官员任职往往迁移频繁,就如范仲淹,任职地方多达20多个,我准备跟着他的踪迹行走,那应该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