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也看似越来越富足了,然而在这看似繁华而富足的经济之下,深藏着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经济危机效应。
要说中国经济,就必须说中国房价。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企入驻中国,外需拉动中国经济,兴建的厂房和技术的升级使得商品价格下降,另外随着贸易而来的外汇储备充足;从而使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的升值使进口的商品,技术,机械,还有高科技原材料更加便宜。
本来这是一波又一波的良性循环,然而由于经济的增长使得老百姓拥有了余钱,为了使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些到城市中打工的部份老百姓就用剩余的钱进行贷款买房的浪潮。
这波浪潮本来并不起大波澜的,但是由于原本在市场中的房子不多,而大批赶来买房的工人使得市场房屋供不应求使得房价开始了较大弧度的上涨。这种弧度的上涨让商人看到了利润的空间,知道进城工人手中有大批余钱,于是开始了大量在城市中开发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让大批进城的建筑工人有了余钱,跟着也买起了房。
原本事情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因为大量的房屋,原本应当让房地产价格开始恢复平稳的。但是国家看到了当城市聚集起来生产效益更高了,而且相应的设施更加完善,老百姓的生活更富足,更好管理。于是以极低的贷款利率和大幅的贷款额度促使更多民工买到房产,同时使更多的农民工进城生活。
因此原本上涨的房价,并未能回复,反而又引起了又一波上涨,这让投机份子看到了机会,他们以借款而来的钱,然后同时以贷款的形式购买房产进行囤积,然后再用这些房产进行贷款再买进房子囤积;从而制造了市场需求紧缺的假象,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这种上涨的趋势使得原本并未要购买房产的民众眼红和恐慌,同时大批的企业家也对房地产的上涨趋势眼红不止,于是大批的资金全都滚进了房地产。
另外银行的贷款也在这一进一出中成倍的翻涨引发了通货膨胀,老百姓觉得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因此倒逼企业发更高的工资,但是企业也没有那么多钱发工资,于是国家不得不开机器印钞票给企业发工资,但是这些钱最终大部份流向了房地产。
~在这里不在多说明中国房价上涨的事情,因为我要讲的事情是螺旋杆经济效应。
螺旋杆经济效应其实是指某种商品在价格上涨后不断上涨的假象从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的假象,这种假象同样适用于“郁金香陷阱”。
然而这种方式的经济恶果是背后最受伤害的是买不起房的人,由于通货膨胀所引发的物价上涨都给这些人带来资产不断收缩,同时资产的收缩让他们付不起高昂学费,吃不起富足的饭菜,看不起昂贵的医院等等。
因此造成恶性循环,付不起高昂的学费意味这他们的后代也赚不了更高工资,吃不起富足的菜让身体的体力和健康不断下降,看不起昂贵的医院让身体不断积累毛病而形成的恶性病症。
这种恶性增长不断的拉大贫富差距,从而形成不可逾越的天沟。
另外市场的商品费用的上涨必然引起生育率下降,趁至于结婚率大幅下跌。
~螺旋杆陷阱,其实是由三点因素造成的。
一、首先制造经济膨胀的商品存在较大需求。
二、突然不断的连续上涨,让人看到其背后的假象经济价值。
三、社会有较多富余金钱。(除了剩余资产还有借款,银行贷款等。)
如果商品不存在较大需求,那么仅以资本市场不可能造成商品需求恐慌,而其实企业家和投机份子是相同的,当企业家看到商品背后的虚假价值,即使知道虚假企业家也会投资。
当然其实最主要的是银行的贷款,银行的贷款如若不是那么容易流向这些虚假价值商品,那么商品的价值也不会一直不断被推高。
然而这种不断的推高商品价格引起的经济连锁反应,如通货膨胀和国家加印钞票等形成了一种商品天价壁垒。这种壁垒使得国家和市场不断得再将它的价格推高,首先市场上享有此类资产的民众当然不希望这类商品下降,因为一旦下降必然自己的资产缩;另为商品的上下游供应链也同样不希望商品下降,一旦下降,他们必然迎来寒冬或者转到其他行业;另外国家也不希望商品下降,特别是当权者,因为一旦下降势必引起经济崩溃和政绩失败。
但是在市场螺旋杆效应下,当商品价格如同螺母在螺杆上锁紧时,每上涨一分势必会挤走一批需求,留下的虚假需求,而当螺旋杆越旋越紧时,需求同时也越挤越少,到最后连虚假需求也没有了。
那么到这时候势必引起市场的大恐慌,首先借贷购买者在贷款利率的威压下,不得不抛售商品,另外还不起贷款的被法院强制低价拍卖,从而引起了降价效应,越是降价越是抛售。
同时商品上下游也必须资产重组和大规模失业潮,另外大规模失业引起了,市场其他商品的需求急剧下降,从而又引起了另一波失业潮。
所以政府在螺旋杆效应刚启动时,采起紧缩货币政策,能很快的将商品打回原形,同时不引起经济恐慌。若是螺旋杆效应已经旋转到中间部份,这时候采起紧缩货币政策必然引发经济危机。唯有稳定价格,才有可能让市场继续健康生长。而稳定价格方法是螺旋式递增原理,只要在第一笔贷款以原来的利率和优惠进行贷款,而后每笔利率进行倍数叠加,从而打击虚假需求。
但是相对于市场有意思的是,市场明明知道这背后存在大部份虚假需求时,扔不遗余力的进行炒作投资,完全忽视了螺旋效应崩溃后的强大后遗症。可见欲望强大到一定程度,能够忽视巨大的风险。
~总结一下
螺旋杆经济效应是指商品存在大量需求时,不断的被连续推高,从而引起投机者的注意,通过贷款进入炒作。而投机者的炒作,引发了投资者和企业家也跟着进行投资。
而商品的每一次涨价就挤走了一批需求,直到最后商品价格到达地点时,挤光了所有需求。这时候商品价格呈直线下滑,而商品价格再低也无法售出。
唯一解救方法就是在发现螺旋杆效应,立刻提高贷款利率;或是在商品价格已到达螺旋杆中部时,稳住商品价格,让其不在上涨。